較真要點:
所謂李昌鈺聲稱胡鑫宇“人已經被害了,就藏在學校”“自行離開學校的可能性不大”等說法,沒有可信出處,且與《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報道的李昌鈺對胡鑫宇案的看法存在明確矛盾,因此極不靠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查證者:較真團隊
1月29日,“胡鑫宇遺體被發現”的消息引發高度關注。隨后,一張“神探李昌鈺”關于胡鑫宇案說法的圖片,在社交網絡上迅速流傳。圖中顯示李昌鈺聲稱,“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自行離開學校的可能性不大”“從已經知道的情況看,人已經被害了,就藏在學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集體作案,統一口徑”。
李昌鈺真的這么說過嗎?
經核查,這一說法在網絡上流傳已有多日。不少博主聲稱,李昌鈺是在接受“華僑日報”采訪時,發表上述說法的。
目前,只有馬來西亞“華僑日報”尚在出版,別家已經停刊。但在該報的網站上檢索,并無相關報道。
還有人聲稱,“胡鑫宇失蹤后,有網友也在李博士賬號下留言,希望他能關注一下這個孩子。李博士還真回復了,他說了三點。”表示這是上述說法的來源。但在李昌鈺的社交媒體如微博、臉書、推特賬號上,同樣未曾找到相關說法。
李昌鈺真的談過胡鑫宇案嗎?還真談過,是《星島日報》于今年1月9日刊出的報道《將參與調查胡鑫宇案李昌鈺:早已不接案》(記者榮筱箐)中提到的。提及此案的理由是,早些時候中國社交媒體上,盛傳“美國華裔刑偵專家李昌鈺可能將于近日抵達江西幫助調查此案”,李昌鈺于1月8日對此進行了辟謠,并提到了自己對此案的觀點。
圖注:《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的相關報道https://epaper.singtaousa.com/flippingbook/epaper_ny/2023/20230109/19/
然而,李昌鈺的真實觀點與上述網傳說法大相徑庭。他的完整說法如下——
“美國每年有大約6萬人失蹤,其中大多數最后都能找回來,只有一萬多人是真正的失蹤。他說,失蹤案根據失蹤人的年齡不同有一些規律可循,比如年長者失蹤很多是因為失智走失,年幼的兒童多為被拐騙,而青少年往往是心有不滿而自己出走。他說,像胡鑫宇這樣的校園失蹤案,取證的關鍵是校園內閉路電視錄像,校門口的錄像是否顯示事發時有車輛進出,學校圍墻的高度,以及墻上是否有留有蛛絲馬跡。另外,失蹤者的手機也是重點,失蹤前最后發出的手機信息的接收者應列為盤查重點。”
李昌鈺明確表示,“青少年往往是心有不滿而自己出走”,這與網傳“自行離開學校的可能性不大”的說法顯著矛盾。另外,李昌鈺也并沒有做“人已經被害”這樣武斷的推測,而只是就胡鑫宇案如何調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綜上,所謂李昌鈺聲稱“人已經被害了,就藏在學校”“自行離開學校的可能性不大”等說法,沒有可信出處,且與李昌鈺的真實觀點存在明確矛盾,因此極不靠譜。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平臺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