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提問:
這兩天看到網(wǎng)上不少人提到“二次感染”和“復陽”的問題,有的說自己14天內(nèi),甚至5天內(nèi)復陽了,而且復陽后更加嚴重。還有人說北京二次感染率高達20%。真的是這樣嗎?
【資料圖】
張衛(wèi)(北京市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醫(yī)學博士):
嚴格來說,“二次感染”和“復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次感染,是先前感染過(新冠病毒),過了一段時間,又感染了一次。而復陽是病毒核酸檢測轉(zhuǎn)陰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又變成陽性了,并不是第二次的新近感染,而是變陰性后再次陽性。復陽一般在短期內(nèi)發(fā)生,比方說2周至3周內(nèi)。不過,最近兩天很多人討論的“二次感染”“復陽”很像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表述。
剛剛感染了新冠病毒,一兩個禮拜內(nèi)會二次感染嗎?先說答案:如果目前某個人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中只有一種新冠病毒,一般不會這么短時間二次感染。
為什么呢?這就需要從感染的細節(jié)來分析了。我們的呼吸道在接觸了新冠病毒后,經(jīng)過潛伏期,到出現(xiàn)癥狀,再到癥狀加重、平穩(wěn)、恢復。急性期的整個呼吸道病毒量是非常非常大的,而這個時候周圍有另外一個傳染源,通過呼吸道傳播給他的病毒量遠遠小于這個人體內(nèi)的病毒,再接觸少量同樣類型的病毒,并沒有什么明顯影響。
但是,如果這個人生活的環(huán)境中還有另外一種新冠病毒,比如除了奧密克戎BF.7,還有德爾塔毒株,那有可能同時感染。這在先前歐美國家同時并存多種流行株的時候是可能的。而我們目前不是這樣,全球主要流行的病毒株是奧密克戎,可能有的是BF.7,有是BA.5,這二者之間差異沒有那么大。
那為什么有人“復陽”了呢?而且感覺病情又加重了?如果表述是真實的,即他用核酸檢測或者抗原檢測過,一度變陰性了,隔了兩天,又變成陽性了,那么這種“復陽”其實最大可能是檢測的誤差和波動導致。中間的“轉(zhuǎn)陰”很可能是沒有采集到足夠的病毒樣本造成的。至于“復陽”后的癥狀如何,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感染恢復了,核酸又陽性,一般沒有癥狀。如果是重復感染的,就需要看感染的病毒的致病性。
還有一個相配合的因素是超長病程。新冠病毒雖然是急性傳染病,大多數(shù)人7天左右自我恢復,但這只是大多數(shù)人的病程,有些人免疫力低,身體弱,病程較長,尚未完全恢復,癥狀又反復加重。其實,還是同一次感染,并不是重復感染。
癥狀反復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重疊其它病毒和細菌感染。冬季,除了新冠病毒,還有很多呼吸道病毒,包括細菌感染。新冠病毒的感染,破壞了呼吸道黏膜屏障,降低了呼吸道的免疫力,容易并發(fā)感染其他病毒甚至是繼發(fā)細菌性感染,導致癥狀加重。所以,當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剛剛恢復的階段,還需要注意個人健康防護,增強機體免疫力,避免重復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
至于有人斷言“北京二次感染達到20%”,明顯是誤導。不要說二次感染是多少,目前北京一次感染能說清楚是多少了嗎?哪里計算出來的二次感染率?
本文編輯:yhxi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媒體轉(zhuǎn)載。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