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這座以驢肉火燒聞名的北方城市,近來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備受關注。
“保定疫情”話題日前沖上了熱搜,所談論的關鍵詞,主要是關于“保定進入12月就已全面放開”、“市民大面積感染”,并且有不少人紛紛曬出自己顯示為陽性的抗原檢測試劑盒。
(資料圖片)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保定網友分享近幾日周遭情況,自述自己和家人、朋友、同事中不少人陸續出現發燒、咽喉痛、咳嗽等癥狀,曬出新冠抗原檢測陽性的“兩道杠”。
有多位保定市民向南都記者證實,11月24日至28日,保定市發布通知,倡導人們居家5天、足不出戶,錯開感染高峰。在此之前,自今年11月中旬左右,保定已經開始調整疫情防控政策,有商場工作人員回憶,有一段時間進商場已不再查驗核酸。“從11月29日開始,進出公共場所不看核酸了。”一位保定市民告訴南都記者。
保定在率先放開后正面臨著復雜的局面。七普數據顯示,保定全市常住人口924.24萬,其中市區人口超300萬。通過尋訪在保定的市民、家庭、企業、醫療機構,或許我們能從這座城市的諸多“切片”中去了解一二,透視這座城市正在面臨的困難。
隨著疫情防控優化調整“二十條”“新十條”相繼推開,保定所經歷的一切,也將是很多城市即將面臨的未來。
發燒的人
“我沒想到會這么疼”
劉飛是保定的一名調酒師,12月1日,他所在的酒吧在停業數日后重新營業。劉飛本想叫些好朋友來店里坐坐,可不少朋友回復說:“正發燒在家歇著,不敢出門。”有朋友告訴他,這次生病就像感冒一樣,多喝點水,過三四天就好了。
12月7日,劉飛也開始發燒,卻不像朋友說的那樣輕松。“沒想到這么難受,第一天晚上渾身都在疼,疼得睡不著。”他說。
南都記者在綜合多位采訪者講述,并整合一些網友反應情況后發現,此次保定市不少患者大多出現了發燒、咽喉不適、咳嗽等癥狀,不同個體間的嚴重程度有所差別。
“和身邊的人比,我覺得自己的癥狀算嚴重了。”今年50歲的王默,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已接種3針新冠疫苗,獨自一人居住在保定。
11月30日保定市降溫,王默穿著單薄的正裝,一下車就冷透了全身,好在向前走幾步就是辦公樓。白天上班時,他覺得喉嚨發癢、頭暈,晚上睡覺前開始發燒。第二天起床,王默做了新冠抗原檢測,第二道杠隱隱顯示出來。他隨即向單位請假并通過微信向藥店老板買藥,“我也不敢進藥店門,就讓老板把藥提前放在門外面,我拿了就回家了。”他說。到了晚上,只要有吞咽動作,王默的嗓子就會疼痛,夜里他因此疼醒了多次。第三天起床,這一癥狀變得更為嚴重,每次吞咽王默都要做足心理準備,“我都是使勁抻一下脖子才能把水送下去。”他形容道。
12月5日起,嗓子的狀況有明顯好轉后,王默開始咳嗽,“睡覺的時候一直咳,早上起來膈肌那塊兒生疼。”生病的數日里,王默服用了連花清瘟、頭孢、感冒清熱軟膠囊等藥物。除了在家使用抗原檢測一直顯示陽性外,12月6日、8日王默做過兩次核酸檢測,6日的結果一直未出。12月9日,王默的抗原結果終于轉陰,8日的核酸結果也顯示陰性。他當天就回到了工作崗位,王默有單獨的辦公室,他上班時還是盡量避免和同事接觸。12月9日上午,王默自測抗原結果。此時距他初有癥狀已經過去了9天。
家庭
有的虛驚一場,也有患基礎病老人離世
除了像王默這樣的獨居感染情況,保定市也出現了不少家庭內傳播。
12月4日,25歲的李杰新冠抗原檢測出陽性后,開始居家隔離,她和父母、正在讀初中的妹妹住在一起。12月8日晚,她告訴南都記者,自己的家人均未出現癥狀。“也許是我的居家‘宅’得太好了。”她戲謔道。
據李杰講,自己平時大部時間只在自己的臥室內活動,除了上廁所和去餐廳接水外,她從未踏入過家人常在的客廳,出臥室門時也會戴口罩。李杰平時的飯菜都要靠家人從臥室的窗戶送進來,她離著遠遠的,看著妹妹開窗,放下碗筷,再把窗戶關上。
不過8日更晚些時候,李杰又告訴南都記者,妹妹突然有些不適,但抗原顯示陰性。9日上午,李杰的妹妹新冠抗原顯示陽性,有些低燒,仍在家里上網課。“我妹一個月沒出門了,大概率是我傳的。”李杰猜測。
有老人的家庭對此類情況更為擔憂。11月25日,27歲的孫尚看著手里抗原試劑上隱隱的第二道杠時,最擔心的是家中75歲未接種過新冠疫苗的奶奶。所幸,孫尚的奶奶只出現了低燒等輕微癥狀,吃過藥,睡了一覺便好得差不多了。
在保定的眾多家庭中,除了有如上的虛驚一場,也有不幸發生。12月9日早上,小全告訴南都記者,自己的爺爺去世了,他正要從外地趕回保定。
小全稱,在家里照顧爺爺的親人早就先后出現了疑似感染新冠的癥狀,普遍發燒,新冠抗原檢測呈陽性。小全的爺爺患有糖尿病,未接種過新冠疫苗。
12月7日晚,小全的爺爺檢測新冠抗原顯示陽性,并低燒至37.5℃,當即便服用了連花清瘟和布洛芬。8日上午,小全的爺爺退燒,但開始腹瀉,中午時出現呼吸困難,需要家人幫忙拍背順氣才能睡著。下午3點左右,家人測出爺爺的血氧濃度只有89%,便在晚6點左右找來了氧氣瓶給老人吸氧,隨后爺爺的血氧濃度恢復到了95%。
“后半夜沒去測,第二天醒來發現爺爺已經走了。”小全說:“去年爺爺感冒,發燒3天就沒事了,也沒有呼吸困難。”
社區
有工作人員陽性但運轉正常,抓緊普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
保定市競秀區某社區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保定11月24日起通過社區向轄區居民發布了“倡導居家5天”的通知。一位保定市民向南都記者展示的社區通知顯示:“鑒于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為保障居民的身體健康,倡導轄區居民即刻起居家五天,足不出戶。”
一位保定市民向記者展示的其所在社區發布的“倡議書”。
在此次通知發布之前,保定就已經開始放開防疫政策。孔潔是在“保百購物廣場”工作的銷售人員,據她回憶,在此前一段時間,進入商場便只需要查驗健康碼與行程碼。
保定市民吳梓在外地讀研,近期學校允許學生返鄉,12月7日他給社區打電話報備,社區工作人員告訴他,現在保定的疫情比較復雜,安全起見回家后可自愿三天兩檢,做核酸時要做好防護。吳梓詢問了陽性后社區的管理要求,“在家吃藥。”對方答道。
趙慧在保定市競秀區某街道辦處工作,12月8日,她告訴南都記者,辦事處里有不到50人,其中只有十幾人能正常工作,很多同事都在發燒,新冠抗原陽性,在家隔離。“這是第二周了,已經有人康復后陸續回崗了。”趙慧表示,同事里最嚴重的也是重感冒的程度,在家吃了藥都在慢慢康復。
“下面社區里的很多工作人員也生病了沒法上班,但是日常工作也沒有落下,能正常運轉。”趙慧表示,志愿者和街道辦的工作人員都會去社區幫忙分發醫療物資,這些醫療物資包括連花清瘟、布洛芬等藥物,最近還有給核酸異常人員的中藥。
趙慧告訴南都記者,很多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也因感染無法正常工作,為核酸異常的居家隔離人員上門做核酸也由社區工作人員擔了起來。“采集核酸樣是一項專業工作,社區也沒法完全代替,但是不采有的居民會有意見。”她說。
據趙慧觀察,社區在生活物資供應方面并無壓力。“買菜可以叫外賣跑腿送到門口,我在社區待過幾天,居民說家里缺菜的情況比較少。”她說。
據趙慧透露,提高轄區內老年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是社區接下來要全力推動一項工作,“針對腿腳不便的老人可以提供上門接種服務。”她說。
據保定日報消息,12月7日,保定市召開了常態化疫情防控老年人規范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會議,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在會上強調,要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堅持應接盡接原則,通過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臨時接種點、流動接種車等措施優化接種服務,細化科普宣傳,調動老年人接種疫苗積極性。
工廠
短暫停工后逐步復產
在身體逐漸好轉后,王默也恢復了些食欲,居家隔離時,他常點一家黃燜雞外賣,這是他平日最愛吃的店。他告訴南都記者,與之前相比,最近的外賣送達時間要慢了很多,原先送來要半小時左右,現在要一個小時,因為一直沒有騎手接單,他還取消過一次訂單。
12月9日,該黃燜雞店店主也向南都記者證實了這一點,他表示,從11月24日起到現在,常有騎手接單慢的情況。該店每天能接到一百余個外賣訂單,其中會有七八單因為顧客等不及而取消。“我只能保證顧客吃到的是熱乎的,等有騎手接單了再開始做。”他說。
此外,有保定市民告訴南都記者,自己網購的商品到達保定市轉運場后便停滯了數日。該市民隨后詢問了在該轉運場工作的朋友,對方告訴他,站里的很多工人都是陽性,分揀工作沒人做,才造成快遞堆積。雖然有一些保定網友反映,自己到達某分揀中心的快遞停滯不前;但另有幾位保定市民告訴記者,此前停滯了幾日的快遞已經恢復正常,現已送達。
在生產一線,保定此輪疫情帶來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謝云是保定市某民營機械加工廠的老板,廠子里有十幾名工人,12月2日,該廠因為工人全部出現了疑似新冠的癥狀而停工。
謝云告訴記者,在倡議居家5天的通知發布后,在廠的工人一直生活工廠里,5天之后才回家。12月1日,廠里一名工人明顯出現了關節痛、嗓子痛的癥狀,第二天廠子里的工人便全感染了。
從周遭的經驗來看,謝云覺得這次疫情的癥狀和感冒很像,她給工人們放了幾天假,現在工廠已經開工,12月8日,工人們已經基本到齊。“身體素質好的人已經沒有任何癥狀了。”謝云介紹,廠里的工人大多是四五十歲,只有一名工人新冠抗原檢測顯示陰性后再次轉陽,這名工人不到40歲,患有糖尿病,目前還有些咽喉不適。
從11月24日起就有工人無法到崗,直至12月8日,工廠生產才恢復正常,謝云覺得這次停產對廠子的影響很大,耽誤了不少工期。“現在也不敢讓工人們加班,怕他們的病情反復。”謝云說。
醫院
“急診床位很滿,有一半是陽性患者”
齊樂是一名待產孕婦,預產期是12月22日,現在她正在苦于還沒找到一家合適的醫院生產。由于是部隊家屬,齊樂一直在離家不遠的一所部隊醫院做產檢,11月底,5天居家一結束她便出門做產檢,卻發現該醫院已經關門。
“我給醫院打過電話,沒人接。”齊樂只能在醫院大門看到門衛和一名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未見任何病人。門衛向她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時候能開門。
齊樂只能轉而去了附近的一家三乙醫院,據她觀察這家醫院里醫生似乎要比病人多,來就醫的大多也是產婦。部隊醫院關門打亂了齊樂原本的生產計劃,她打算下周再去尋找一家條件更好的醫院。
12月9日,南都記者撥打了保定市多家婦幼醫院、兒童醫院電話咨詢問診、住院情況。保定市婦幼保健院表示,入院就診不需要出示核酸證明,醫院全天都有不少人來看病。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同樣表示入院就診無需核酸結果,是否需要住院,要在問診后聽從醫生安排。
一位保定市某私立醫院的醫護人員告訴南都記者,他工作的醫院里有不少人都因為生病請假了,院長天天在群里催促說:“趕緊上班,癥狀不嚴重的趕緊回來,倒騰不開了。”
據保定日報消息,12月5日,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在主城區調研檢查疫情防控、藥品供應、冬季供熱工作。期間,黨曉龍與保定市長閆繼紅曾到保定市第二醫院,了解藥品供應、防控措施落實、物資保障等工作。
12月9日,南都記者還電話咨詢了多家保定市多家綜合性三甲醫院詢問相關情況。
保定市第二醫院熱線接聽人員表示,目前很多科室不能接收住院病人,“一些科室是因為滿床,一些科室是因為還沒開始接收病人。”此外患者住院需要提供核酸報告。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表示,患者正常就診需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急診可直接進入醫院。此外,熱線接聽人員稱不了解醫院的床位空余情況。
保定第一中心醫院熱線接聽人員表示,目前醫院急診床位“很滿”,“如果是陰性就盡量不要來醫院了,我們醫院急診科室里有一半是陽性病人。”該接聽人員說。
南都記者注意到,12月5日,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在保定市主城區調研時曾強調:要不斷完善診斷、檢測、收治、隔離等措施,統籌調度全市醫療資源,為居家群眾和患者配足治療用藥、消殺藥品。要落實分級分類診療要求,強化定點醫院物資保障,加強對醫護人員關心關懷,全面提升隔離救治能力和水平,確保重癥患者及時救治和群眾正常看病就醫。要抓好防外溢工作,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堅決當好首都“護城河”。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劉飛、王默、李杰、孫尚、小全、吳梓、趙慧、謝云、齊樂均為化名。)
采寫:南都記者 王森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