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南都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農牧局獲悉,近日,烏海市農業發展中心在外來入侵水生動物調查中,在烏海湖中捕獲一只鱷雀鱔,這是烏海市首次發現鱷雀鱔。南都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地頻頻出現鱷雀鱔的蹤影。此前,河南平頂山汝州中央公園曾花費一個多月時間,排干湖水對鱷雀鱔進行搜尋。
(相關資料圖)
據烏海市農牧局消息,本次捕獲到的鱷雀鱔長76厘米,重2.95公斤,烏海市農業發展中心技術人員測量后立即對其進行了封凍處理。下一步,烏海市農業發展中心將結合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繼續進行調查和捕撈。
據悉,截至目前,烏海市農業發展中心調查發現曼陀羅等16種外來入侵植物、番茄潛葉蛾等7種外來入侵病蟲害,及鱷雀鱔這1種外來入侵水生動物。下一步,烏海市農業發展中心將持續開展此項工作,為當地生態系統和農業正常生產保駕護航。
公開資料顯示,烏海湖是由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形成的開闊水域,總面積118平方公里。2013年9月,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開始試蓄水。2014年,該工程正式開始發電。
據南都此前報道,今年多地已發現鱷雀鱔。此前,河南平頂山汝州中央公園曾發現鱷雀鱔的蹤跡。當地花費一個多月時間,排干湖水進行搜尋。此事隨后引發關注。8月27日,一雌一雄兩條鱷雀鱔被捕獲,后被進行無害化處理。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顧黨恩曾向南都記者介紹,雀鱔原產于美洲,主要有鱷雀鱔、熱帶雀鱔、古巴雀鱔等7個種。與其它雀鱔一樣,鱷雀鱔尾部呈現古老魚類獨有的圓尾;身體被菱形硬鱗覆蓋,猶如一身鎧甲,防護力十足。此外,其典型特征是密布鋒利的牙齒,口部形態似鱷魚,因此得名鱷雀鱔。
“鱷雀鱔影響漁業生產和生物多樣性,屬于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外來物種。”顧黨恩告訴南都記者,鱷雀鱔性格兇猛,在水中無天敵,進入養殖水域會捕食養殖種,進入自然水域會影響本土種生存,甚至在極端情況下會攻擊人類。
據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消息,9月,虹口區沽西浜內也發現了一條鱷雀鱔。9月3日,當地開展聯合捕撈行動,按照前期分析研判,由抓捕單位及河道養護單位合作采用拖拉沉底式漁網進行捕撈。但由于現場情況復雜,陰雨不斷,捕撈3個小時后仍無結果。最終,大家及時調整了捕撈方案,改為通過三塊細絲漁網交替合圍、結合使用魚叉的方式,成功將一條體長超過1米、重量超過8公斤的鱷雀鱔捕撈上岸,并由專業處置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
同在9月,遼寧大連市中山區發現一條鱷雀鱔。大連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谷國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鱷雀鱔原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水域,在相對寒冷的大連能否越冬是個關鍵問題。這條魚在封閉的池塘內,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輕微,可以做一個觀測實驗基地。“如果明年開春,它還活著,整個北方區域都得高度重視了。”
10月,海南省澄邁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工作人員在公園人工湖抓獲一只長達1.1米的鱷雀鱔。據悉,這條鱷雀鱔已被送入垃圾轉運站進行無害化處理。
采寫:南都記者 楊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