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丁雅梔】當地時間16日,菲律賓宣布,總統馬科斯任命前外交部長洛欽為總統中國特使,負責特別事務。菲方表示,這項任命將有助于促進該國與中國的雙邊關系。法新社等外媒渲染中菲關系正處于“微妙時刻”,并在報道中強調洛欽曾對華發表過強硬言論。“一般來說,被任命擔任這一職務的人與中國有一些特別的交情,或者是對中國比較了解。他需要通過自己的關系網推動中菲交往,并向中國政府轉達菲律賓官方的聲音。”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菲律賓研究中心主任代帆1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菲律賓前外交部長洛欽 資料圖
據菲律賓通訊社介紹,洛欽是一名律師、政治家,曾經當過記者。2018年10月,他被時任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任命為外交部長。2022年9月,洛欽被馬科斯任命為菲律賓駐英國大使。宣布洛欽出任中國特使后,菲總統府新聞部長加拉菲爾表示,“他將兼任兩項工作”。
對于這項任命,外媒炒作洛欽曾多次發表“對華強硬”的言論。2021年,他曾就南海問題用不文雅的語言發表言論。遭到中方駁斥后,洛欽向中方道歉,杜特爾特當時也在電視節目中不點名批評過他。事實上,洛欽也展現過對華友好。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道,他曾在2018年的一個電視節目中表示,除了在南海問題上有些爭議之外,中國這個亞洲強國是菲律賓的朋友。菲律賓《馬尼拉公報》稱,2019年,鑒于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警告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要看清細則”,洛欽在社交媒體上說,上次菲方“沒看清細則時”,是西方的金融機構讓他們陷入了“最嚴重的債務陷阱”。
《馬尼拉公報》17日援引菲律賓眾議院副議長雷克托的話說,盡管洛欽“犀利的言辭”可能是“最好的武器”,但目前的局勢需要的不是擴音器外交,而是能帶來成果的無聲努力。他認為,相信洛欽不會“煽動”局勢惡化,而是“按下重啟按鈕,使中菲關系轉向相互尊重的階段”。
法新社提及,中菲關系如今處于“微妙時刻”。8月5日,菲律賓不顧中方一再勸阻和警告,仍執意派出船只擅自闖入仁愛礁海域,中國海警船依法予以攔阻,并采取了警示性執法措施。15日,菲律賓公布最新的國家安全政策文件,強調加強與美國的“共同防御條約”,并提到臺灣問題。
《菲律賓每日問訊者報》引述菲參議員埃赫西托的話說,洛欽的任命意味著菲政府希望在海上爭端中保持馬尼拉和北京之間的渠道暢通。“南海爭端是中菲關系的主要矛盾。在仁愛礁問題上,菲政府的表態強硬,使南海問題局勢惡化,但菲律賓不想丟掉中菲關系,希望與中國繼續溝通。”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和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駱永昆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南海議題上,馬科斯面臨著復雜的決策環境,需要在美國施壓和鼓動之下對其有所交代以及維護菲中關系之間找到平衡點,同時要顧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的看法。
有觀點認為,菲方任命中國特使加強接觸也是為了延緩與中國的直接沖突,為自身發展和布局爭取時間。菲副防長埃斯皮諾16日在一場聽證會上說,菲律賓應對南海局勢的總體戰略包括加強經濟、利用聯盟以及發展可靠的防御力量。駱永昆表示,對于洛欽擔任中國特使不能過于樂觀,雖然這一職務承擔著與中方溝通交流的作用,但“我們既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關鍵是看菲方將采取哪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