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集團和瑞士信貸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一向是衡量世界各國居民財富水平的重要標桿。當地時間8月15日,最新版本的報告顯示,全球私人凈財富總額下降2.4%,總計資產損失約11.3萬億美元。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首次出現居民財產縮水的情況。
(資料圖)
以Worldometers網站估算的全球人口數量80.54億計算,這相當于在2022年全球平均每個人的財產“蒸發”了1403美元,約合人民幣10242元。
該報告還指出,不管是最頂尖的富豪、殷實的富裕人士還是生活窘困的窮人,都在這波資產縮水的大潮中難以獨善其身。去年全球共有超350萬人因資產縮水失去了百萬富翁身份(以美元計算)。
經濟學家認為,這些數據意味著“本世紀全球家庭財富不斷積累的勢頭在去年被打斷了”,俄烏沖突、美聯儲加息、美元匯率波動等是對全球經濟影響最大的擾動因素。
全球人民“荷包”縮水
歐美發達地區受沖擊最大
瑞士信貸全球經濟學和研究主管赫克雷·法耶德表示,“在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證明了其韌性,私人凈財富總額甚至在2021年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但是去年高通脹、高利率和貨幣貶值的壓力打斷了居民財富積累的勢頭。”
報告顯示,因股市暴跌和美元升值對國際資產價格帶來的壓力,2022年全球私人凈財富總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下降幅度為2.4%(11.3萬億美元),至454.4萬億美元。從全球平均情況看,一個普通的成年人財富總額下降約3.6%(3198美元),至84718美元。
▲美元地位下降造成國際金融格局動蕩
北美和歐洲去年受到的打擊特別嚴重,私人凈財富損失了總計約10.9萬億美元的資產。盡管美國仍然屬于全世界較為富裕的國家之一,但美國人去年平均每人損失了27700美元(約合人民幣20.2萬元)。大約170萬美國成年人掉出了百萬富翁行列,這個數字在全球排第一位。此外英國的百萬富翁數量減少了44萬,排行全球第三,僅次于日本。澳大利亞的百萬富翁數量降幅排行第四,百萬富翁總人數減少了36萬。
據統計,全球百萬富翁人數在去年減少了350萬,至年底總計5940萬。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數字包括了440萬名“通脹百萬富翁”,如果扣除2022年異常的高通脹帶來的影響,這440多萬人也將保不住“百萬富翁”的身份。同時,在美國境內共有17260人丟掉了“億萬富翁”的頭銜。
不過在發達國家普遍遭遇打擊的同時,其他地區卻充滿亮點:非洲和印度在2022年分別增加了1.5%和4.6%的私人凈財富,拉丁美洲是去年的“明星區域”,該地區私人凈財富增長了18.6%。巴西是2022年全球最大贏家,該國平均家庭財富激增31.6%,部分原因是巴西相對強勁的GDP增長以及巴西貨幣雷亞爾相對于美元升值。俄羅斯和墨西哥分別增加了16.1%和15.4%的私人凈財富。俄羅斯盧布去年升值5.6%,并且房價等數據在低利率環境下表現堅挺。
富豪資產“蒸發”嚴重
俄烏沖突影響全球經濟
彭博社億萬富翁指數的統計數據顯示,世界首富500強在2022年資產縮水合計1.4萬億美元。
世界首富、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2022年資產縮水了1380億美元,同一年他完成了耗資440億美元的推特收購。臉書母公司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幾個人之一,而他在2022年底的個人凈資產為450億美元,縮水了近810億美元,降幅接近三分之二。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
瑞銀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最富有的1%的人擁有的財富比例為44.5%,相較之前略有下降,稍微扭轉了全球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趨勢。最有錢的富豪之所以和普通人一樣蒙受財產損失,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俄烏沖突的連鎖反應讓全球無數人受到牽連。
聯合國報告顯示,俄烏沖突爆發后,全球各方面生活成本飆升至幾十年之最,食品和能源出現通脹、實際工資下降、不平等現象加劇;60%的最貧窮國家陷入債務困境或面臨極高的債務風險;發展中國家每年用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資金缺口創下4.3萬億美元的新高。
同時,西方制裁使得美元的安全性受到質疑,美元的使用范圍受到限制。瑞銀報告指出,美元在國際儲備貨幣格局中的地位不斷下降,也在短期內加劇了全球金融格局的動蕩。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編輯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