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閱過山丘
編輯丨馮小
詹姆斯-哈登在中國行期間的一段話,引爆了整個籃球圈兒,曾經因為“私人感情”主動投奔費城的他,如今公開撕破面皮,放出“有他沒我”的狠話,顯然是被傷得太深。
(資料圖片)
這當然怪不得哈登,他以摯誠待人,放低姿態做了多少犧牲,到頭來,冠軍沒拿到,錢還少賺了幾千萬,個人價值更一落千丈,從當初爭相追捧,到現在無人問津,實在讓人替他不值。
當初小甜甜,如今牛夫人
哈登會在商業活動期間,在美國本土之外,沒人“下套”的情況下,主動宣布和76人決裂,是有特定背景的。
就在事發前一天,ESPN名記Woj剛有報道稱,76人已經結束了有關哈登的交易談判,計劃留下哈登開啟新賽季。
這可不是雙方友好協商的結果,而是76人單方面做出的決定,而且是通過媒體放風,言外之意,甭管你樂不樂意,這事兒就這么定了。所以哈登隨之而來的表態,也算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76人并非不想送走哈登,實在是拿不到滿意的回報。《費城之聲》記者Kyle Neubeck曾經爆料稱,目前聯盟中沒有球隊愿意給76人提供能讓他們覺得有足夠價值的報價,其中也包括哈登主動點名想要加入的快船。
而按照消息源的說法,快船和76人談判的主要障礙,竟然是上賽季場均只有8.8分進賬,連首發位置都還沒坐穩的特倫斯-曼恩。由此可見,哈登現在的市場行情,尷尬到了什么地步。
今夏哈登最被熱傳要去往的球隊——快船
哈登本來也可以不用看76人臉色。他去年夏天主動降薪,和76人簽了一份1+1合同,2023-24賽季是球員選項,種種跡象顯示,他曾計劃在今年夏天跳出合同,簽一份頂薪長約,對方可能是76人,也可能是其他球隊——比如老東家火箭。
然而,火箭在聘請烏度卡擔任主教練后,想法有了變化,決定把薪金空間用在其他自由球員身上。于是沒了競爭對手的76人變得有恃無恐,只肯給哈登為期兩年且包含球隊選項的合同。無奈之下,哈登只好行使了2023-24賽季價值3564萬美元的合同,然后提出交易申請,因為只有這樣,像快船這樣沒有薪金空間的球隊,才有可能通過交易讓他逃離費城。
現在的哈登,可謂進退維谷,他表達了自己的強硬立場,可鑒于此前在市場上所遭受的冷遇,最終的結果讓人無法樂觀。在新版勞資協議中出臺了一項規定:處于合同最后一年的球員,如果超過30天不為球隊履行球員義務,可以被視為違規,除非獲得母隊許可,否則將被禁止進入自由球員市場,或與任何其他職業球隊簽約。
難道,哈登的職業生涯,會因此急轉直下,甚至就此終結嗎?
一步錯,步步錯
人都說選擇大于努力,這句話在哈登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只不過他充當的是反面教材。
就在短短兩年多之前,哈登還是聯盟頂流,超級巨星,雖然火箭經過一系列動蕩之后與冠軍漸行漸遠,但仍愿以2年1.03億美元的誘人價格和他提前續約。如果當初哈登選擇留下,直到2025年之前都不用再為合同煩惱,可結果,他卻連出昏招,自己斷送了大好“錢”程。
哈登毅然決然要離開火箭,目標就是總冠軍,這一初衷聽起來沒啥問題。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哈登錯就錯在識人不明,結果把自己給耽誤了。
哈登當初離開火箭時,就一心想去76人,可當時籃網的報價更誘人,這才有了布魯克林三巨頭。三巨頭版籃網曾給人以無限希望,在杜蘭特因傷缺席大量比賽的情況下,還是打出聯盟第一的進攻表現,季后賽更是差點掀翻后來的總冠軍雄鹿,要不是歐文崴腳,哈登自己也拉傷了腿筋,說不定還真就拿了總冠軍。
這場鏡花水月來得快,去得也快。接下來的2021-22賽季,歐文因為拒絕接種疫苗遭到禁賽,籃網卻被迫為他的任性買單,在杜蘭特再次遭遇傷病面臨長期休戰后,哈登終于失去了耐心——畢竟兩位全明星隊友都已經有戒指在手,而他依然兩手空空,經不起蹉跎,所以再次提出交易申請,并終于如愿加盟76人。
哈登可能認為,有恩比德這樣一位超級中鋒作為搭檔,他會更接近總冠軍,另外以他和76人高層之間交情,在合同問題上,也肯定不會被虧待。
正是出于絕對的信任,哈登為了球隊做出了所能做出的一切犧牲:他放低姿態,甘愿給恩比德打下手,還不惜調整打法,曾經連續三年得分30+蟬聯得分王的他,效力76人時期場均只出手14.3次,得到21分。恩比德被他喂成了MVP,可哈登自己,連續十年入選全明星的紀錄卻戛然而止。
更離譜的是,哈登去年夏天為了讓76人有空間補強陣容,拒絕了價值4740萬美元的球員選項,轉頭就以兩年6864萬美元的價格完成續約,其中第一年工資3300萬,相當于2022-23賽季主動降薪1440萬。
哈登之所以主動降薪,首先當然是為了他的冠軍夢,可與此同時,必然也得到了來自76人高層的某種承諾,這才有了如今“騙子”一說。
哈登顯然是被騙了,而且被騙得很慘。首先是巨大的經濟損失:如果留在火箭,他從2022到2025,三年時間能賺1.5億美元。可為了總冠軍,他2022到2024兩年只賺6864萬,2024-25賽季的合同至今還沒著落,僅僅是明面上的收入,就少了8000多萬。
還有難以計算的隱形資產損失:離開火箭之前,哈登是T0級別巨星,個人英雄主義的最佳代言人,市場價值不問可知。可為了冠軍,他甘居人后,不禁損害了自己的聲譽,更浪費了身為職業球員寶貴的巔峰期,競技狀態下滑,市場價值貶值,不得不接受二流薪金,未來的損失,還不知道有多少。
最可悲的是,所有這些犧牲,并沒有換來他想要的冠軍,而且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到頭來他極有可能是雞飛蛋打,兩手空空。
冠軍和錢,哪一個更重要?
哈登的一系列糟糕決定,和遇人不淑有很大關系,可除此之外,還在于他在冠軍和錢之間,做出了錯誤的權衡。
哈登或許是想通過讓渡薪資獲取冠軍,從而提升個人市場價值,墻里開花墻外香,在場外補齊經濟上的彌補。但現在看來,這條路走得并不成功。
事實上,冠軍并不是職業球員的價值密碼,巔峰期才是每個運動員最寶貴的財富。為了虛無縹緲的冠軍夢,就賭上自己的巔峰期,甚至主動犧牲薪資和球隊地位,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并不值得。
NBA是一個冷酷的商業聯盟,“生意就是生意”,這是所有球員在進入聯盟的第一時間就會被經紀公司瘋狂灌輸的價值準繩。
過去十幾年間,NBA逐漸步入“球員賦權”時代,有人詬病現在的球員無視忠誠、不愿犧牲,可反過來想想,真正有良心的“雇主”,又能找到幾個呢?
年輕貌美時,你是小甜甜,人老珠黃了,馬上變成牛夫人。運動員也吃青春飯,這一點,和美女沒有兩樣。
冠軍是個崇高的目標,但它只是球員通往巔峰的沿途風景,而為了追求冠軍而自損巔峰,實在是本末倒置,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