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遼寧阜新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通報一起瞞報煤礦安全生產事故,6月27日,阜新弘霖煤礦發生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輕傷,事故發生后,礦方蓄意瞞報。公安機關已對此事立案,并對相關責任人采取強制措施。
(相關資料圖)
▲弘霖煤礦事故造成7死7傷。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截圖
7月6日,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弘霖煤礦可采儲量539.3萬噸,核定年生產能力45萬噸,為高瓦斯礦井,煤塵具有爆炸性。事故發生前半個月,國家礦山安全重點工作第二督導組曾對該礦督導檢查,發現問題隱患15條。
據“阜新宣傳”發布消息稱,阜新市查處一起煤礦事故瞞報案件。通報稱,7月4日,阜新市委、市政府發現阜新弘霖煤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相關線索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組,組織煤管、應急、公安等部門及屬地海州區進駐煤礦開展核實調查。
經初步核定,阜新弘霖煤礦于6月27日發生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輕傷,受傷人員正在醫院治療且傷情穩定。事故發生后,礦方蓄意瞞報。
目前,阜新市已經成立調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調查工作組、偵查工作組、社會穩定工作組等,全面開展相關工作。公安機關已對此事立案,并對相關責任人采取強制措施,各項偵查調查工作正在深入開展。
通報落款為遼寧阜新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記者了解到,涉事煤礦全稱為阜新弘霖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弘霖煤礦),成立于2003年,位于阜新市海州區,是一家以從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為主的企業。
▲涉事弘霖煤礦。圖片來源/衛星圖片
2021年7月,當地媒體報道提及,阜新弘霖煤礦是東北地區首個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地方煤礦。通過開展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使井下采掘一線礦工減少40%,井下機電運輸輔助礦工減少30%。報道稱,煤礦危險崗位將實現機器人替代。有媒體稱,弘霖煤礦創東北首家智能化開采地方煤礦之先河。
記者注意到,在事故發生前,弘霖煤礦就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曾多次被相關單位點名批評。
資料顯示,弘霖煤礦可采儲量539.3萬噸,核定年生產能力45萬噸,為高瓦斯礦井,煤塵具有爆炸性。
而根據阜新市煤炭工業轉型發展局發布的消息顯示,在2021年,弘霖煤礦在安全監控系統上多次出現甲烷和一氧化碳超限,說明煤礦在瓦斯治理和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當地有關部門就此事召開會議,分析弘霖煤礦的瓦斯治理問題。
在此次會議后,弘霖煤礦再次因為瓦斯抽采泵房內瓦斯傳感器安設位置不正確而被處罰。
記者注意到,弘霖煤礦還曾多次被督導組點名。2021年,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礦山安全生產綜合督查第一督查組對弘霖煤礦進行抽查檢查時,弘霖煤礦未進行突出危險性鑒定報告就進行開采,也未采取防突措施。督查組人員認為,弘霖煤礦存在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沒有按照相關規程措施進行設計和布局,更沒有對標對表進行隱患排查等問題。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弘霖煤礦涉及事故隱患類、安全管理類等違法行為共11條,總罰金169.9萬元。
▲弘霖煤礦涉及事故隱患類、安全管理類等違法行為共11條。圖片來源/天眼查App截圖
記者注意到,6月12日,遼寧省地方煤礦安全監管局發布《關于國家礦山安全重點工作第二督導組檢查問題的通報》。通報顯示,5月31日至6月4日,國家礦山安全重點工作第二督導組曾對該礦督導檢查,發現問題15條、建議6條。
此次事故發生距發布檢查問題通報剛滿半個月。
上游新聞記者 張瑩
編輯:鄒渝
責編:范永松 官毅
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