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熱點追蹤 > 正文

    當她們重回北上深:以前覺得大不了就回老家,現在覺得沒有退路了

    2023-07-02 09:45:30    來源:極晝story    

    文|何香奕


    (資料圖片)

    編輯|毛翊君

    全職寶媽:生育恥辱感、難回職場

    徐帆,31歲,深漂

    回南昌兩年,很難得這么長時間不工作,但我沒有很好去享受它。主要是成全了我老公,他當時想回去。

    我在廣州念完研究生就去了深圳,待了四年。直到2020年底,我老公在南昌找了新工作,說那邊工資高,想回去過渡,(日后)再回深圳工資也會高一些,讓我選要不一起回,要不我自己留在這,請月嫂照顧孩子。

    那時我離職快半年,懷著孩子,快到預產期了,好生氣,完全沒和我商量。我不可能一個人在這邊帶孩子,寶寶剛出生就沒有父親在邊上,沒得選,就回去唄。也擔心到時他在南昌過慣松快的日子不回深圳,讓他寫了保證書,幾年之后要回來,到時如果他不回來,我就自己一個人回。

    寶寶快滿月時,我們搬回了南昌,在新城區租了一個兩層半的別墅,長租一個月才3500塊,五個房間,四個廁所,請了一個住家保姆,每個月6000塊。

    新城區這邊挺干凈,人也少。南昌的地鐵啥時候都不用排隊,還有座位,不像在深圳,那么多人不顧形象拼命擠地鐵。平時去圖書館看看書、寫東西,也挺快樂、自由。我一直在做自由撰稿人,每個月掙個萬八千,也夠用。在南昌的時候別人找我寫稿,我可能有事就不會接,但在深圳不一樣,什么事都可以往后推。

    一開始我就是當過渡,后來也冒出念頭要不就咬牙在這待下來,在南昌找“養老型”工作也容易,在公司里打打字,也不會被催業績,混著也能退休。

    我在南昌也找過工作,工資就四五千塊,為了這點錢天天上班打卡,被人錘,不值得,而且進入了編制,害怕自己會貪戀那種愜意舒服的氛圍,鼓不起勇氣離開。

    在南昌我也沒什么社交。有同學在這邊,但感覺大家更專注自己的生活,或者在創業,都非常忙,女同學更專注家庭。但是在深圳大家聚會都是往外走,很愿意擴大社交圈,那就是你的人脈、你的資源。

    回南昌之后,我沒發過朋友圈。怕別人問你是不是回南昌,被人發現我因為沒有能力,在深圳活不下去就回來。我和老公的戶口早就遷到了深圳,想到要再遷回南昌就很難過,覺得這是對生活投降。

    但一直沒給我老公提過回去。我想一份工作至少得干兩年,不然他工作履歷不好看。保姆也挺好,回去沒人帶小孩。我老公干了快兩年,說他準備離職,工作阻力比較大。他公司在江西已經是行業最好的平臺,在這想換一個更好的很難,我就說要不就回深圳。

    決定回深圳前,我和他也討論過。我說如果回深圳的話,上班通勤時間會變長,地鐵要等兩三趟才能擠上去,工作壓力、強度都會變大,住宿條件也沒這么好。我老公就說如果決定回去,這些都可以犧牲,他也問我萬一買不起房子,排不到公租房、人才房呢,我說沒關系,如果能回深圳,一輩子租房也愿意。他就說沒什么考慮的了,要回去就回去吧。

    一開始想著兩個人一起找工作,后來發現實施不了。保姆走了,如果我們有人先去深圳面試,帶孩子就不現實。當時叫我婆婆從深圳回來幫一個月,等我們找好工作她再去深圳,但婆婆在那里做生意,說走不開。

    我爸媽很支持我們回深圳,覺得扎下根來的話也很好。但我婆婆非常不支持,說在南昌定居輕而易舉,她自己也是想在深圳賺多少錢,都要帶回老家去花。最終還是說看我們自己。

    后來我老公就先去找工作了,今年2月確定入職后,我們就搬回了深圳。回租的兩室一廳,孩子2歲多了,送去托班,晚上去接,算下來每個月加晚托就6000塊。

    我也找過工作,但是要找一份能兼顧到家庭,待遇、前景都不錯,又不用擔心失業的工作很難。這個過程中,我也會有生育恥辱感,面試時別人問有沒有小孩,其實很正常,但我不想讓人家知道我有,好像說有小孩,就意味著自己沒那么多時間投入工作。

    其實我拿到三個offer,薪資、工作內容都比較滿意,但寶寶沒法從早到晚都在托班,最晚6點半得去接。面試的工作基本6點下班,都比較遠,也趕不上。

    當時我發現自己去不了,心態很不平,為什么一直犧牲的都是自己?也沒和我老公說,說出來也沒法解決,不可能讓他在家,我出去工作,他也看出來我對上班的渴望,再拿出來說也沒必要,就自己調節,等著寶寶能夠上晚托,再去找工作。

    是我選擇回深圳的,應該承受這種孤立無援,放棄自己想做的事,在家帶寶寶。其實我公婆離我家坐地鐵一小時,小孩剛出生時,他們就說要做生意沒時間帶,后來我婆婆去陪我老公的弟弟高考,今年6月考完后可能才會來。

    以前覺得大不了干不下去就回老家,現在我沒有退路了,嘗試過發現自己無法接受,那就在這里好好努力。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調崗員工:沒有選擇、擔心父母身體

    劉潔,30歲,滬漂

    上個月我又回了上海,折騰了一圈兒,一切都回到了原地。去年離開這里回老家濟南時,我真沒想過再回來,真是一場游戲一場夢。

    在老家最大的不習慣就是和人接觸。聊不到一塊兒,就是各自的CPU不一樣。同事聊天會說你賺多少錢,要更努力工作,要不然怎么買得起房,其實在上海同事間不會去討論這個問題,只會去討論工作計劃。

    之前覺得工作是最重要的,愛情可能會迷失、會傷人,但是只要努力工作,永遠都能得到正向反饋。直到去年上海疫情,我開始考慮回老家。那時候在一家做工業品的公司,大家都被封在家,公司要求每個部門開晨會,為了第二天開會方便,我晚上就穿帶領的睡衣。

    當時生活壓力又很大,沒辦法下樓,眼睛閉上都不知道第二天有沒有飯吃,工作也推進不了,每天領導還要問產出,公司又開始瘋狂裁員,那時候感覺資本是無情的。我開始思考更多關于自己的生命價值,覺得和父母在一塊兒,平平淡淡生活也挺好,工作沒那么重要。

    去年11月,我是跟公司申請調回濟南六個月,薪資、年薪打八五折,想趁著這段時間在濟南找工作,社保各方面可以不斷。工資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舒心,還有陪伴父母,我爸身體一直不是很好。

    回去后,基本沒有社交,但又想這些也不重要,我有自己追求的東西。結果,在濟南找了一圈工作,主要投的是外企的產品營銷、銷售管理,不太想再去互聯網。投了幾十份簡歷,但都沒有回應。

    我感覺老家找工作更多的是人情世故,就是各種托關系。我一個原來很好的朋友,在德國畢業后就回來了,托男友的關系在濟南一個企業工作,一個月工資8000。我一直知道這套生存邏輯,家人也大都是公務員、事業編,或者在大型企業,但從小我覺得他們賺得也不多,想法也比較固化。我給父母說不要管我的工作。

    后來,回家鄉半年到了,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當時我的部門發生了變化,換了新老板,大部分崗位也在上海。如果我不選擇再調回上海,就會失去這份工作。前兩個月,感覺就業環境非常差,還是想保住這份工作,和父母商量,他們也覺得要穩定,最后決定回上海。

    讀書時其實都沒想過要去上海,我在德國念的本科,在展會做翻譯,看到一家德企招全球管培生,工作地點在上海,前兩年會和不同國家的人一起做培訓、輪崗,后兩年自己選工作方向。那時我覺得一定要回國,投了就過了。

    最初在公司做運營,感覺很有沖勁,到了第三年,我被定崗到客戶管理部,要管理三四個27歲的同齡人,很難處理,還得早出晚歸,很焦慮。每天看屏幕盯數據,視力也下降,腰椎也疼痛。之后又被調去做銷售,不喜歡,就考了PMP(美國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拿到了最高成績5A,跳槽到一家做工業品的公司,結果更卷了,沒停地開會、干活,凌晨還要回微信。

    我媽希望我一直留在上海,但我爸想我離家近一點,還會勸我,我說沒有這種可能,拿一些經濟術語跟他理論。我的學歷還有工作經歷,頂著這些所謂的光環讓我回頭,沉沒成本太大了。

    現在,新老板是同齡人,認可我,生活暫時還挺舒適,糾結的點是父母的身體情況。他們年紀大了,這次回去,周末就陪他們一塊看電視劇聊天,我爸挺開心的。

    回上海一個月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如果在家鄉投的offer有回音,就不會再來這里了。希望以后離父母近一些,可能最終回到濟南創業,上海不是我最終歸宿。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編外青年:逃避相親

    葉婷婷,28歲,北漂

    回老家這一年的經歷,我覺得還是挺有意義。之前來北京的時候,只是想待兩年提升收入,對于自己喜歡什么工作或者想做什么是不明確的。

    那時是2019年從杭州過來。我在杭州上大學,念人力專業,畢業就在當地一家公司做HR。工作了半年,考慮轉行做運營,去了北京一家教育公司,想著先積累經驗,過兩年再回杭州。

    去年3月從公司離職,因為碰上“雙減”,感覺行業沒希望,發現自己對教育沒那么感興趣,就想轉行,也覺得北方確實離家遠。離職后,我當時沒明確的規劃,之前想過做旅游自媒體,去大理待了十多天做嘗試,但感覺自己不太擅長跟客人溝通,對這個事也沒這么強動力。

    后來就想回杭州定居。我老家在寧波,離得近,比較方便。但是在杭州找了小半個月工作,投了教育、旅游方向的運營,都不順利。而且我之前工資每月兩萬多,回杭州只能拿一萬多。本來有個旅游公司蠻合適,HR突然說職位沒了,沒去成。

    父母希望我考公,穩定一些,比較輕松。我有同學在老家當公務員,工資也還可以,也不忙,還有一個朋友在老家備考公務員三四年了,他也讓我考一考。我想著在外漂著也挺辛苦的,感覺公務員整體性價比很高,也不用擔心30歲后的就業問題,就考一下。

    最開始我考杭州的公務員,筆試沒過,才想著回寧波。我戶口在那,可能相對會好考些。但回寧波有點降級,父母之前也會讓我回去考,或者直接考老家縣城,我都是說不回去。剛巧那時候寧波那邊招聘社工,我去找那邊的兩個高中同學玩,她們也讓我來寧波定居,就試了。

    剛回寧波時還可以,我考上后就在街道辦上班。在單位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有獨衛,每月房租1000多塊,每天走十幾分鐘上班。早上八九點上班,下午四五點下班,不用打卡。每月工資5000多,但很清閑,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準備材料,時間久了就會覺得自己沒什么特別的價值。單位里同事年紀偏大,也聊不到一起。

    干了兩個月,我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工作內容和狀態。開始懷念在北京的時候,同事都是年輕人,感覺大家都很拼,到下班點都不走。我也挺有熱情,投入工作,感覺在學習,而且能及時看到數據反饋,薪資和數據也掛鉤。

    離開北京后,我就變成自己住,跟其他人也沒那么熟,工作狀態也不好,蠻孤獨,也沒什么好奇心了,休息時間就待在家看下書、玩手機,而且當時疫情也嚴重,出市區還要單位審批。

    那時想調節自己的狀態,我很喜歡住青旅,就去寧波一家青旅住了一晚,認識了幾個朋友。有來旅游的,有的已經畢業,在準備考雅思出國留學,感覺大家比較自由,挺好玩的,后來約著一起看世界杯、過生日。

    認識他們之后,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不覺得一定要找對象。之前我是希望在30歲前結婚生子,離開北京也是因為很難找到合適的對象。回寧波也相過親,對方知道我北漂回來的,就說大城市很辛苦,回來好,還說如果相親合適,慢慢往下一步發展。我想到可能一年內就要結婚生孩子,就覺得好像不太ok,自己沒準備好。

    當時想換工作,我發現自己還是想做旅游。去年疫情放開,旅游業起來一些,剛巧認識了一家北京的旅行社,定制當地旅游路線,我去接受培訓學習,開始有點入門,還是覺得那邊的工作機會更合適。

    這回入職一家做全球旅游定制的公司,負責小紅書運營,自己也在做旅游自媒體賬號。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內容,還買了隨心飛,周末就出去旅游。有一個在北京認識的前同事,比我更早離開北京,去杭州做直播運營,最近我看她朋友圈,發現她也回北京了。

    我也只是汲取經驗,探索自己的可能性,未來去哪里也說不準。

    (為保護隱私,文中人物為化名。)

    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極晝工作室,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聲明除外。

    關鍵詞:

    上一篇:陷入緬北噩夢的受害者家屬們|天天要聞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亚洲短视频男人的影院|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欧美亚洲国产SUV|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