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克里米亞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當前的俄烏沖突沒有任何關系。”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在議會中的領導人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當地時間6月15日對法國新聞廣播電臺這樣說道。
這位參加了去年法國大選最終輪而敗于馬克龍的政治人物直言,她曾經親身前往克里米亞半島,在與當地人的交談中,可以親眼看到他們更傾向于俄羅斯,相信克里米亞人已經通過公投自由表達了加入俄羅斯的意愿。
塔斯社報道截圖
【資料圖】
“克里米亞與俄烏沖突毫無關系。”勒龐面對法媒堅稱,克里米亞的當地居民決定了加入俄羅斯。“這個問題與當前俄烏沖突無關,我和他們(克里米亞人)站在一起。”她還補充稱,俄烏沖突與明斯克協議有關,而這一協議與克里米亞無關。
勒龐強調,她認為克里米亞就是俄羅斯的一部分。這位極右翼政客說:“我已經說了10年了,我沒有改變我的想法,頓巴斯問題應該是解決俄烏沖突的談判核心。”
5月24日,勒龐就在法國國民議會(議會下院)回答提問時稱,她認為克里米亞是合法的俄羅斯領土。
“克里米亞人是俄羅斯人已經兩個世紀了,而克里米亞人成為烏克蘭人只有60年,我是公投的堅定支持者。”勒龐表示,她相信克里米亞人已經通過公投自由地表達了他們成為俄羅斯一部分的意愿。
她說:“我在克里米亞半島旅行時有著自己的印象,在那里我與(半島)居民交談,可以親眼看到他們更傾向于俄羅斯。”
資料圖:瑪麗娜·勒龐 圖自澎湃影像
勒龐所在的“國民聯盟”,2018年6月前稱“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FN),是法國的一個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由瑪麗娜·勒龐的父親——讓-馬里·勒龐(Jean-Marie Le Pen)在1972年成立。
去年11月5日,“國民聯盟”確認27歲的喬丹·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已被黨員選舉為勒龐的繼任者,擔任該黨領袖。
不過,這并不代表這個極右翼政黨的政策或路線會發生重大變化,勒龐仍舊掌握黨內實質權力,通過卸任黨首這一舉動,她會在未來更專注于在議會中領導政黨工作,并仍有可能在2027年第四次競選法國總統。
在去年早些時候的法國大選中,勒龐雖未當選總統,但也十分引人關注。此外,“國民聯盟”在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得了89席,相較此前數量增長了10倍,創下該黨有史以來最佳表現。由于極右翼和左翼在選舉中的成功,也導致了法國總統馬克龍所屬政黨失去了議會席位絕對多數的優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