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創業板指跌逾1%,寧德時代跌近7%,兩市下跌個股近2900只
金融界6月7日消息 指數分化,截至發稿,滬指漲0.17%,報3200.9點,深成指跌0.28%,報10743.28點,創業板指跌1.09%,報2141.24點,科創50指數跌0.23%,報1020.66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036.68億元,北向資金實際凈賣出1.35億元。兩市15股漲停(含ST股),7股跌停。傳媒、游戲、托育、液冷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下跌個股近2900只,創業板指權重股寧德時代跌近7%。
盤面上,猴痘病毒防治、華為歐拉、光通信模塊、EDA概念、能源金屬、船舶制造等板塊漲幅靠前,液冷概念、電源設備、教育、工程咨詢服務、新型城鎮化等板塊跌幅靠前。
市場熱門股中,銘普光磁(4連板)高開4.86%,利通電子(4連板)跌5.57%,時空科技漲停。
全球市場
今日,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開盤漲0.6%。港股恒生指數漲1.19%。日經225指數開盤上漲0.3%,至32618.78點; 東證指數開盤上漲0.4%,至2245.48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降121點至7.1196,創2022年12月1日以來最低。
隔夜歐美股市普漲,美股道指漲0.03%,報33573.28點;納指漲0.36%,報13276.42點;標普500指數漲0.24%,報4283.85點。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12%。
機構觀點
東吳證券認為,周二市場打破了指數窄幅震蕩的局面,特別是創業板指繼續破位下行,建議謹慎參與創業板的反彈,除非出現明顯的見底信號,當前市場日成交額在9000億附近,是很難維持大權重與題材概念同時活躍的。短期在操作上,建議適當增加防守意識,多看少動,中長線可以留意醫藥、新能源及電力等板塊,短期一些受益政策預期的品種仍可反復活躍,謹慎追漲。
國盛證券指出,周二的市場調整強化了投資者謹慎的風險偏好,究其原因主要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宏觀經濟數據表現不及預期,疊加部分海外股市新高和美元再度走強,人民幣匯率承壓明顯,北上資金也出現分歧,相關權重板塊順勢調整,影響了市場做多情緒??紤]到經濟復蘇趨勢未變,政策上亦持續釋放積極信號,指數短期的快速釋放風險不改中長期的上漲邏輯,反而迎來了“黃金坑”逢低上車機會。同時注冊制全面落地后,其優勝劣汰機制有助于市場風格會趨于“藍籌化”,滬指的中級行情不會缺席只會越來越深入,當前建議保持價值略大于成長的均衡配置。在市場有效站穩3200點箱體底部之前仍要控制好總體倉位適宜低吸,數字經濟和“中特估值體系”有望成為市場重新反彈的主要推動力,關注績優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板塊加倉機會,部分布局地產鏈、消費股的超跌反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