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5月15日,大約700輛卡車正等著通過與中國接壤的后貝加爾斯克口岸,擁堵路段長達11公里。”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國際文傳電訊社5月15日報道,俄羅斯和中國通過遠東公路口岸的貨運量在近幾個月大幅增長,俄遠東海關負責人趕赴邊境解決口岸貨車擁堵問題。
圖自俄媒
俄遠東海關局局長尤里·拉德金向記者表示,“開春以后,俄中邊境口岸恢復了活力,通過口岸的貿易額大幅增長。我們3年沒有與中國同行見面了,所以今天就會出發,并在明天過境‘后貝加爾斯克’口岸,與我們的滿洲里同行舉行會晤。”
(相關資料圖)
他還介紹說,每晝夜通過“后貝加爾斯克”口岸的車輛約340-350輛,15日早晨在口岸排隊的車輛達700輛,形成了11公里長的擁堵。俄官員表示,他將與中國同行一起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從15日開始,“后貝加爾斯克”國際公路口岸將開始實行24小時工作制。“希望增加通行能力之后,能避免排隊時間超過兩天。”
《環球時報》援引專家指出,疫情結束后中俄邊境口岸重型卡車排隊現象嚴重,應該與俄方通關基礎設施不足、通關效率較低和雙方工作時間有差異等原因相關。
另據俄媒報道,滿洲里-后貝加爾斯克口岸是中俄邊境最大的汽車檢查站。自1月16日起,疫情期間實施的俄羅斯載重汽車入境限制被解除。在此之前,受疫情影響,俄羅斯從“后貝加爾斯克”出口的貨物只能通過鐵路運往中國。
根據俄海關局新聞處的數據,2023年初以來,俄羅斯和中國通過遠東公路口岸的貨運量同比增長了近0.5倍,超過7.5萬輛次。
其中,通過琿春-克拉斯基諾公路口岸登記的車輛同比增加了87%,經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公路口岸的車輛數量增加50%,密山-圖里羅格雙邊公路口岸增加58%,東寧-波爾塔夫卡口岸增加24%,滿洲里-后貝加爾斯克口岸增加32%。
俄海關局指出,當地海關和其它監管機構的運作超出了口岸規定的通行能力,因此海關局決定延長口岸開放時間,克拉斯基諾口岸的開放時間已延長至當地時間21點,波格拉尼奇內口岸的開放時間已延長至 23點,“如有必要,海關準備延長工作時間,直到辦理完最后一輛車“。
此外,為確保貨物的不間斷流動,俄羅斯還增加了相關工作的編制和崗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