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民政部網站留言:“大數據時代,婚姻登記信息全國聯網全國可查,身份證都已經實現異地辦理多年了,婚姻登記卻依然要求必須到男女雙方中的一方戶籍所在地辦理,對于男女雙方都是外地戶口的人員來說很不方便,希望早日實現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民政部社會事務司答復稱,“在后續工作中,我們會予以參考”。
網民呼吁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已不是第一次。按照《婚姻登記條例》的規定,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現實中,不少情侶為了履行該手續折返兩地登記結婚,因此增加了不少時間、金錢等成本。
去年江蘇昆山男子“一夫三妻三子”的新聞引爆網絡,讓人震驚,今年河南駐馬店女子被人冒用身份“結婚”五次,更是讓人憤怒……類似事情背后,婚姻登記信息沒有全國聯網,查詢較為困難,是其中一個重要推手。
舊有的婚姻登記系統往往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給民眾增加一些辛苦和煩惱,也影響了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這與信息時代“互聯網+政務”的大趨勢不太相符。
如果可以實行異地婚姻登記,一來可以省去民眾奔波勞頓之苦;二來可以有效堵塞漏洞——不管人在哪里,都可以在網上查詢、核實婚姻信息,如此“婚姻騙子”的計謀便很難得逞。
其實,今年9月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已經給出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事項的具體時間表,意見提出力爭2025年底前在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全面實行全國結婚登記“跨省通辦”。
目前,一些省份已經開始部署落實上述指導意見,但是建立婚姻信息數據庫的風險、財政資金支持等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實現信息準確修復、跨部門合作的信息安全等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婚姻登記全國聯網通辦,既要保證錄入信息的科學準確,避免出現錯錄、漏錄等情況,還要保證錄入信息可以實時更新,并及時糾錯。再者,公眾查詢相關信息登記時,有關部門既要注意保障其知情權,又要注意保證其他相關人員的隱私權。民法典即將實施,實現婚姻登記全國通辦,不僅具有充分的合理必要性,也有現實的緊迫性。
互聯網時代,期待婚姻登記全國聯網通辦的工作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提高,滿足人員高速流動背景下的民眾訴求,讓群眾辦理婚姻登記更便捷,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服務宗旨,同時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與形象。這無論對于百姓還是國家,都是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