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觀點網訊:1月2日,在相關會議上,普陀2023年首項科技創新支持舉措——《普陀區鼓勵企業科創政策包》(“普陀科創十條”)發布。
觀點新媒體獲悉,政策包圍繞與科技創新關聯密切的環節與要素,從普陀區“3+5+X”產業政策體系及各專項政策中篩選整合出“十條”量身定做的政策舉措,為區內科創主體的成長厚植土壤,添翼加力。
“普陀科創十條”分別為:支持科技研發平臺建設,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展,支持科技創新項目建設,鼓勵產學研協同合作,鼓勵中小型企業提高研發和轉化能力,鼓勵重點領域重大技術突破,支持數字化轉型應用項目示范建設,支持科技企業融資,支持科技創新人才發展,鼓勵企業參辦國際化論壇會展活動。
其中提出,對獲得國家、上海市認定的新建或新引進的相關科技研發平臺,普陀區將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對獲得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的,普陀區將按1:1比例給予最高150萬元區級資金匹配。
為支持數字化轉型應用項目示范建設,普陀區明確,單個數字化轉型項目投資額超過50萬元的,普陀區將給予投入資金最高30%比例的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對于獲得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專項資金扶持的數字化轉型項目,可最高按1:1比例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區級資金匹配。
聚焦支持科技企業融資,“普陀科創十條”明確,對符合普陀區產業導向的、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企業,經認定,通過母基金或產業直投的方式,給予最高不超過1億元的股權融資份額。對科技企業在境內外主要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給予最高400萬元的資助;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的,給予最高105萬元的資助;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E板、N板)掛牌交易的,給予最高50萬元的資助。符合普陀區產業導向且已完成股改的科技企業通過公司債、企業債、短融中票、資產證券化產品等直接融資方式融資的,給予融資費用50%的資助,最高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