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世界經濟總量將在2022年底突破100萬億美元的新里程碑。美國和中國,則分別以代表全球經濟近四分之一及五分之一的超級大國體量領跑世界。”
在國科嘉和舉辦的2022年度合伙人大會上,國科嘉和董事長、管理合伙人王戈表示,第四輪科技革命,是屬于大國之間的較量。
按照王戈的說法,截至年內9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萬家,管理基金數量13.9萬只,管理基金規模20.39萬億元,中國VC/PE市場正出現四大趨勢。
【資料圖】
其一,“彈藥總量”并未隨著整體行業規模上升,存量項目約占整體基金管理規模一半。
中國的VC投資熱潮自2010年開始,2011年人民幣基金首次超越美元基金。隨后,2015年“雙創期”形成又一個發展高峰,2019年科創板設立后走到新高潮。到目前,風險投資行業仍處于觸底的過程。
按照基金7~10年的存續期來看,2010、2015兩個高峰時段的存量投資如今陸續進入退出期,2015年后成立基金的存量剩余價值超過5萬億元。
其二,國家隊下場成為股權投資市場最大參與者。
2022年上半年,中國共累計設立2050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約12.82萬億元,已認繳規模約6.39萬億元。
這意味著,政府引導基金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人民幣LP和GP群體。
其三,投資機構高度依賴IPO退出,退出“堰塞湖”效應凸顯。
中國每年私募股權基金募集規模接近萬億,但退出路徑卻過度依賴IPO。同時,IPO退出方式并不能覆蓋絕大多數中部基金的整體退出需求。
王戈稱,目前中國VC/PE存量市場規模大約有5-10萬億元亟需退出,出現了退出“堰塞湖”效應。借鑒發達國家和成熟市場來看,并購重組會是未來三到五年主要的退出方式。
其四,S基金逐漸成長。
S基金在中國2020年開始起步,目前類似中國十年前VC和PE的發展階段。
盡管各地S基金打得火熱,但距離真正成熟落地還有一定距離。S基金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成熟期,社會和市場也需要一定的成熟窗口。
“國科嘉和目前將70%的子彈投在硬科技賽道上,25%-30%的子彈投在生命科學領域?!蓖醺瓯硎荆磥砣甑轿迥?,半導體、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數字化、國防軍工、醫療器械與耗材都將是很好的投資切入點。
特別是半導體行業,按半導體周期推算,國科嘉和預測,2023年下半年半導體需求將逐漸反彈。同時,中國晶圓產能2021-2025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4.9%,到2025年占全球晶圓代工產能19%。預計2025年之前,中國半導體裝備企業訂單充裕,材料企業和半導體設備零部件企業產品將供不應求。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