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2月13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交易所”)宣布,擬于香港證券市場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以下簡稱“雙柜臺模式”)及雙柜臺莊家機制(以下簡稱“DCMM機制”),預計2023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吸引更多雙柜臺證券在港上市
11月18日,香港特區政府將《2022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刊憲,以落實豁免某些由莊家作出的、關乎雙柜臺證券交易所須繳付印花稅的建議。當時,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建議的印花稅豁免是要創造有利條件,讓莊家以較低交易成本進行莊家活動及流通量供應活動,從而推動人民幣證券的交易,增進在港使用人民幣作投資用途,并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參照上述安排,香港交易所宣布將推行“雙柜臺模式”及DCMM機制,并表示,待監管機構批準及市場準備就緒后,各項新措施的登記程序預計可于2023年上半年開始推行。
香港交易所首席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表示:“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及DCMM機制是我們市場發展的重要舉措。配合我們的其他市場舉措,這一安排將有助吸引更多雙柜臺證券在香港上市,與我們現有的中國產品發揮良好的協同效應。香港交易所致力于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不斷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
何謂雙柜臺模式及DCMM計劃?
香港交易所同時發布了《通告》對引入雙柜臺模式及DCMM計劃做了詳細介紹。
根據《通告》,目前,交易所支持證券于多個柜臺以不同幣值(港幣、人民幣及美元)上市、交易及結算。證券在不同貨幣的柜臺交易,但一般屬于同一類別,擁有相同的持有人權利及權益,并可在柜臺之間完全互換。
那么何謂雙柜臺模式?根據《通告》,待監管機構批準及市場準備就緒后,雙柜臺模式將進一步就某些設有港幣及人民幣柜臺證券的交易及結算模式進行優化,這些證券將在推出雙柜臺模式后被指定為港幣-人民幣雙柜臺,并由交易所不時指定及公布。初始推出的DCMM計劃將支持港幣-人民幣雙柜臺交易,以提供流動性并盡量減少兩個柜臺之間的價格差異。此外,中央結算系統將推出新的可選功能以便利股份結算戶口(以下簡稱“結算戶口01”)中港幣及人民幣柜臺下持股的相互轉換(以下簡稱“互換功能”)。有關DCMM計劃及互換功能的細節預計將于2023年上半年公布。
雙柜臺模式僅涵蓋在港幣及人民幣柜臺上市的股本證券。若香港立法會通過相關立法修訂,支持港幣-人民幣雙柜臺的雙柜臺莊家的特定合資格交易或會符合印花稅豁免。由于目前時交易所買賣產品(以下簡稱“ETP”)已獲印花稅豁免,故DCMM計劃不包括ETP。
關于DCMM,據《通告》介紹,待監管機構批準后,交易所計劃推出一項新的DCMM計劃,以提升流動性及盡量減少港幣-人民幣雙柜臺的人民幣柜臺與港幣柜臺之間的價格差異。與交易所其他現有莊家計劃類似,雙柜臺莊家將須滿足注冊標準并遵循相應的要求及責任。為保證計劃順利推出及市場順暢運作,新的DCMM計劃預計將大致跟從現有的ETP證券市場莊家計劃。注冊標準及相關詳情將暫定于2023年第一季度公布,其后有意的莊家可提交申請。
此外,《通告》表示,香港交易所將刊發由交易所指定及合資格參與DCMM計劃的港幣-人民幣雙柜臺名單。該文件亦含有包括港幣及人民幣柜臺配對的其他數據。該于香港交易所網站刊發的文件格式將適時向市場公布。港幣-人民幣雙柜臺的交易安排將大致遵循現有于港幣及人民幣柜臺交易的證券的安排。
雙柜臺模式下人民幣柜臺的清算、結算和托管安排將基本遵循人民幣計價證券的現有安排。《通告》表示,結算參與者須注意即日雙柜臺交收轉換要求、于中央結算系統內進行多柜臺合資格證券的跨柜臺轉換、有關人民幣交易證券的托管服務及結算及交收的相關費用等事項的安排。
關于港幣-人民幣柜臺的風險管理安排,《通告》表示,港幣-人民幣柜臺的風險管理安排港幣-人民幣雙柜臺的股份數額,將與投資組合中的其他股份數額,按現有的按金模型一并計算差額繳款及按金(即港幣柜臺與人民幣柜臺之間的差額繳款及按金可作對銷)。所有差額繳款及按金要求將以港元計算,結算參與者可選擇以港元、人民幣或美元繳付相關款項。有關按金計算的詳情將適時提供。
《通告》指出,同一證券的跨柜臺交易涉及兩個不同股份代號及股份簡稱的獨立交易,建議交易所參與者檢視其系統及營運安排,以確保跨柜臺交易順利進行及防止延誤交付。相關參與者將被安排實習環節及/或市場演習,詳情暫定于2023年第一季度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