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你知道對一個人的收入水平,影響最大的是什么嗎?
你知道對一個人的收入水平,影響最大的是什么嗎?不是分數、不是專業,甚至不是學歷。答案可能有點殘酷,是父母的收入水平。
這個結論是來自一篇論文,作者是美國加州大學的兩位教授,論文題目叫做《關于中國高考的一些錯覺和事實》。
論文中,作者把父母的收入劃分了5個等級,也將子女的工資劃分了5個等級,把兩個數據放在一起,得出了一個既在預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結果。子女的薪資完全與父母的收入水平相互呼應,也就是父母的收入水平越高,子女的薪資也越高,父母的收入水平越低,那子女的薪資也就越低。
可能有人要反駁了,說,誰的親戚或是朋友,畢業于名牌大學,就職于某某大廠,年薪幾十上百萬,而他的父母就是普通農民,一年就掙幾千塊。雖然不否認有這樣的個例存在,但這也只是幸存者偏差,畢竟就算以中國那么龐大的人口基數,這樣的個例又能有幾個呢。
這也是這個論文揭露的另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假如父母的收入為全社會的前20%,那么他們的孩子無論考得好與壞,成為全社會前20%的概率,都遠遠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里的孩子。
我想以上關于決定收入水平的兩個結論,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咋一看會覺得有點離譜,但仔細想想又很有道理,這幾年都說內卷嚴重,沒想到卷到最后拼的還是家庭背景。
不過這并不代表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沒有高薪的機會了,論文里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結論。例如,只要你的高考分數超過了當地的一本線,那么相對于中位數,你的工資會高6.7%。如果你上了一本學校,連專業都不用考慮了,你的工資相對于中位數會至少高30%。
所以作為一個家庭條件不是那么好的普通人,大多數還是可以通過高考,去拼一個未來高薪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