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 | 劉杰
被譽為“雪王”的蜜雪冰城近期在A股主板遞交了招股書,若能成功上市,其將成為繼奈雪的茶之后的“新式茶飲第二股”。
(資料圖片)
“低價”是蜜雪冰城制勝的秘訣,但神奇的是,其并不是一家靠自主賣茶發家的現制茶飲企業。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蜜雪冰城收入主要來源于向加盟商銷售食材及經營所需各類物資。也就是說,其主要收入是直接來源于加盟商,并不需要直接面對消費者,因此,加盟商數量越多,其營收規模也就越大,而這恐怕便是其能迅速崛起的秘密。
在產品低價競爭的策略下想要實現盈利,就需要極致地壓縮供應鏈成本,然而,蜜雪冰城上游供應端出現了原材料漲價的現象,這無疑是對其底層商業邏輯的挑戰,若長期持續下去,其與加盟商之間本就存在的利益沖突恐會升級,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就成了公司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兩萬家加盟商扛起的“冰雪王國”
發跡于河南的蜜雪冰城,以定價在6-8元區的“高質平價”產品,打破了現制茶飲的價格“次元壁”,稱霸下沉市場,又憑借“洗腦神曲”玩轉營銷,成為新式茶飲界的流量小生。憑借低價優勢蜜雪冰城的蔓延速度超乎想象,2019年至2021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66億元、46.80億元、103.51億元,業績持續飆升。
要知道,2019年時,蜜雪冰城與奈雪的茶相當,均是營收規模為25億元級的企業,然而到了 2021年,在奈雪的茶營收僅為42.97億元時,蜜雪冰城已經締造出一個百億級營收規模的新式茶飲企業。
那么,“雪王”是如何搭建起自己的“冰雪王國”的呢,其背后到底有一本怎樣的“生意經”呢?其此次發布的招股書揭開了謎底。
蜜雪冰城的業務為向加盟商銷售各類食材、包裝材料、設備設施等產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務,其中加盟模式收入占比在95%以上。以2021年為例,其向加盟商銷售的食材收入占比69.89%、包裝材料收入占比17.19%、設備設施為6.72%,而直營門店產品收入尚不足1%。換言之,其賺錢的秘訣在于向加盟商銷售相關材料和設備。
近年來,現制茶飲市場規模驟增,據艾媒咨詢報告,現制茶飲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291 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79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7.23%。而蜜雪冰城抓住機會,瘋狂招募加盟商,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蜜雪冰城加盟門店數分別為0.72萬家、1.29萬家、2萬家,短短兩年時間,其加盟門店凈增1萬多家。
根據招股書統計的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加盟店數量為20000多家,而古茗、書亦燒仙草、茶百道、滬上阿姨、奈雪的茶加盟店數量分別為6600多家、6500多家、5800多家、4800多家、900多家,這些競爭對手的加盟店數量與蜜雪冰城已經不在同一個“數量級”,其在現制茶飲賽道,可謂是一騎絕塵。而其百億級規模的“冰雪王國”,正是建立在這數量暴增的加盟店之上。
原材料價格飛漲
低價優勢面臨挑戰
然而,蜜雪冰城也存在“陰影區”, 2019年至2021年,其毛利率分別為35.93%、34.07%、31.71%,呈持續下滑趨勢。究其原因,與其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的上漲有莫大關系。
蜜雪冰城采購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為滿足公司生產所需前端食材及包裝材料的生產性采購,主要包括乳制品、糖類、植脂末、水果等食材,紙箱、鐵罐、卷膜等包裝材料;一類是為滿足門店運營所需的公司未生產或自產不足的成品食材、包裝材料、設備設施及營運物資等的貿易性采購,主要包括果醬、茶葉、風味飲料濃漿、水果等食材,杯子、吸管、包裝袋等包裝材料,冷藏柜、冰淇淋機、制冰機等設備設施,工裝、清潔與消毒用品、標簽與收銀紙等營運物資及其他產品。
其中,食材是其最主要的原材料,報告期內,采購的生產和貿易兩類性質食材占其采購總額的比重在7成左右。食材主要為乳制品、糖類、植脂末、果醬,從招股書披露的采購價格來看,2021年,前述產品采購均價分別上漲了10.03%、11.46%、5.31%、11.30%,而2022年一季度,上述產品采購價仍維持著上漲趨勢,漲幅分別為10.44%、2.79%、5.66%、2.03%。其最主要的食材原料乳制品的漲幅最大,而該產品的采購額就占其全部采購額的12%。
冰鮮檸檬水是蜜雪冰城的招牌產品之一,因此,其對于原材料檸檬的需求較大。據招股書介紹,其檸檬的主要采購地為四川安岳、重慶潼南及周邊地區。而2021年,檸檬價格有較大的漲幅,據四川農村日報一篇報道顯示,當年,安岳檸檬收獲期的收購價逐步走高,一度從2.2元/斤上漲到3.2元/斤,同比上漲了80%。
檸檬價格暴漲背后,與檸檬茶飲增長迅猛密切相關,根據餐寶典《2021中國檸檬茶行業發展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手打檸檬茶用戶規模超過2000萬人,檸檬茶專門售賣門店數量達到約2500家。諸如丘大叔、撻檸、鄰里、王檸等一大批以檸檬茶為主打的新式茶飲品牌迅速崛起。由此也引發了一個問題:蜜雪冰城水果非自己種植,而是依靠外購,因此,如果未來相關原材料的收購價繼續上升,使得成本不斷增加,其該如何繼續保持低價競爭優勢?
此外,對于檸檬這類核心輔料,不單涉及采購價格問題,還面臨供給量是否充足的考驗。蜜雪冰城本次欲募集資金66.84億元,用于后續的生產線擴張,若其成功融資,繼續“開疆拓土”,相關原材料需求或將翻倍,加之其他品牌相關飲品店數量的激增,屆時是否會形成原材料的搶奪戰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核心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對產品價格較低的蜜雪冰城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根據招股書披露,其產品價格多在6-8元之間,而其他品牌現制茶飲產品的價格多在9-27元區間,相較之下,相同成本的產品,蜜雪冰城的利潤空間會更窄一些,因此原材料漲價對其影響更大,而這恐怕也是其毛利率持續下降的原因。
與原材料漲價相反的是,茶飲圈正進行著一波降價潮,今年秋季,各家茶飲定價愈發“親民”,奈雪的茶除了鳳梨百香果售價26元外,其余新品最高價僅21元;喜茶全線新品定價均不超過20元,樂樂茶也推出一款僅售15.8元的柚見桃桃,茶飲圈“內卷”嚴重,而這也意味著蜜雪冰城將面對材料供給端及產品競爭的雙重壓力。
食品安全仍是難題
蜜雪冰城收入主要來源于向加盟商銷售各類食材及經營物資,賺的是加盟商的錢,然而,在上文提到,蜜雪冰城原材料出現不小的漲幅,但反觀其加盟店銷售的產品近些年來幾乎沒有漲價,因此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壓力該如何消化,就成為蜜雪冰城與加盟商的利益沖突點。
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在剔除運輸費用后,蜜雪冰城毛利率分別為36.67%、33.98%,2021年毛利率降幅為2.69%,相較于當年原材料價格的漲幅(詳見附表),其利潤空間壓縮程度相對較小,而這也就意味著加盟商的利潤空間可能被壓縮的更厲害些。
附表:蜜雪冰城2021年原材料采購價格變動情況
此外,蜜雪冰城與加盟商的利益沖突點還在于:對于蜜雪冰城來說,加盟商越多,則蜜雪冰城整體營收規模越高。但對于加盟商來說,一定區域內加盟商數量越多,則意味著顧客被分流,單店收入會越來越低,加盟商賺錢越難。而此前有媒體報道,蜜雪冰城甚至在一些競爭激烈的縣城取消了500米內只能開一家店的限制,因此,隨著其未來加盟商數量越來越龐大,其與加盟商的矛盾恐怕也會不斷升級。
加盟商越來越難賺錢,就難免會在產品端動歪腦筋,而這自然會引發消費者的投訴。在招股書中,蜜雪冰城僅披露了其在2019年9月受過的一次食品安全方面的處罰:其河南一家分公司在未辦理完成食品經營許可的情況下營業,被監管部門罰款5萬元。而事實上,蜜雪冰城的加盟商屢屢受到處罰,比如,今年6月,龍山縣蜜雪飲品店所售檸檬水里有蟲子,該店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被罰款1.2萬元;今年8月,蜜雪冰城齊齊哈爾一家門店因兩杯冰鮮檸檬水中發現有蟲狀異物,被行政罰款1萬元;今年9月,陜西西安的一位消費者在蜜雪冰城芋圓葡萄中喝出小木棍,舌頭被扎傷……
食品安全問題是重大問題,不但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也關聯著企業的生存發展,隨著蜜雪冰城加盟店數量越來越多,原材料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未來可能會面臨更多此類問題,因此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就成為蜜雪冰城未來不得不考慮的一道難題。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