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2023金融界高質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上海站”活動在復星國際外灘金融中心順利召開。本次活動由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承辦,上海市股份公司聯合會作為支持單位。
活動圍繞“ESG披露能否成為上市公司IR管理的有效途徑”主題,邀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可持續金融學科學術主任邱慈觀、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主任胡光、復星集團副首席戰略賦能官張翼飛、中信建投多因子與ESG策略研究員陳添奕擔任主旨演講嘉賓,吸引近50家上市公司與投資機構高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ESG報告與投資者關系管理如何更好地有機結合,助力企業進一步做好ESG信息披露工作。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院長周婷在本次活動中發布了上海ESG報告質量研究報告。該報告將上海地區上市公司整體表現以及ESG報告披露情況和全國進行比較,得到結論顯示上海上市公司規模體量在全國排名居前,盈利質量表現突出,ESG相關報告的發布比例全國領先,特別是上海發布ESG相關報告的民營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資料圖片)
圖片說明: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院長周婷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21日,上海上市公司數量達到417家,僅次于北京,整體市值在國內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三。上市公司增加值占當地GDP比例代表上市公司經濟貢獻度,上海排名第二位,僅次于北京。
從上海地區行業特點來看,數量居前的三個行業是半導體、房地產和軟件開發。市值居前的三個行業是非銀金融、半導體、銀行業??梢钥闯?,半導體行業在上海經濟發展中有重要地位。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上海ESG相關報告企業對市值貢獻程度較高。166家企業占上海當地企業45.11%的比重,總市值卻高達5.19萬億元,市值占比高達74.43%。和國內上市公司數量前10的城市對比,上海ESG相關報告企業披露占比較高。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報告還發現,上海發布ESG相關報告的166家企業,在歸母凈利潤增速、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三年平均營業收入、機構持股家數等多個方面均較未披露報告企業優異。
以兩個機構指標——持股機構家數和研究報告數量為例,ESG相關報告企業兩項數值分別為146家和23份,較未披露企業兩者比值在2倍以上,說明發布ESG相關報告企業更容易獲得市場關注。
周婷在發布研究報告后,對于此次研究成果現場展開3個提問,上市公司與投資機構高管有頗多感慨。
首先,在國企、央企和民企中,民企發布ESG相關報告的增長率沒有國企那么高,這與行業要求有很大相關性。但在行業要求全部披露ESG的背景下,怎樣引導和加持民企提高ESG水平?
其次,在ESG披露當中,幾位專家提及ESG報告當中標準還不明確。上市公司在披露報告時,如何引導他們選擇合適的標準并展開披露?
最后,不管是機構持股比例,還是研究報告數量也好,發布ESG相關報告企業都可以得到更多關注。反過來分析,怎么引導投資者正確理解ESG報告——這一非財務信息?另外,是否意味通過ESG披露能夠幫助更多機構投資者關注公司,甚至進而幫助企業市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