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藥創新中心、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智能制造專委會在高峰論壇上揭牌成立
此次論壇的召開,是響應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的號召,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等國家戰略部署,圍繞我國中藥智能制藥面臨的重大需求和瓶頸問題,探討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技術驅動下中藥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的研發與應用策略,旨在加強中醫藥跨界協同研究,凝聚行業共識,推動中國傳統醫藥產業技術升級,更好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在現代中藥智能制造的平臺上,探索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向著工業4.0、智能制造、中國創造的方向繼續探索前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浙江大學教授程翼宇,上海大學戰略研究院院長李仁涵和聯想集團副總裁田日輝做主旨演講。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劉平、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司長吳海東在論壇中致詞。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出席并致歡迎辭。
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致辭
閆希軍主席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論壇匯集了“政—產—學—研”各方面力量,立足于頂層設計、協同推進,引領中藥行業創新理念、構建系統、制定標準、建立模型、打造平臺、凝聚隊伍,解決中藥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和瓶頸問題,實現中藥產業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助推我國從“制藥大國”邁向“制藥強國”邁進。天士力作為企業界的參與者,倍感振奮和鼓舞。期待本次論壇碰撞出引領未來的真知灼見,涌現出豐碩的交流合作成果。
同時,閆希軍主席還提出創新現代中藥“頂天立地”的觀點。“頂天”就是使現代中藥成為與化學藥、生物藥三足鼎立的世界大藥,成為人類共享醫藥;“立地”就是要夯實中藥材產業基礎,為現代中藥創造切實可靠的物質保障。在做強做大智能制造的基礎上,向兩端延伸,實現轉型升級,一是向創新型企業,讓智能制造生產出“會說話的產品”;二是向服務型企業延伸,構筑數字化醫藥智能服務體系。
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在高峰論壇上致辭
據張伯禮院士介紹,中藥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圍繞中藥及健康產品質量提升、國際化等方面的重大需求,以經典名方研究、制藥工藝優化、智能綠色制造、國際交流合作、公共技術服務、健康產品研發等核心能力為依托,以全面創新、全鏈創新、全球創新為戰略發展目標,建設管理創新、制度創新、人才創新、科研創新、模式創新的多維度創新平臺,形成市場化的自主知識產權創新體系,成為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推動全國中藥行業技術升級和產業發展。
人才培養是智造中藥行動的一大重點任務。智造中藥行動將面向制藥工程人才培養,結合校企優勢資源,建立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基地。以新工科建設,推動新時代先進制藥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同時,以高級研修班、學術推廣會議等多種形式,建立企業人才的培訓機制。
天津市現代中藥創新中心未來將在發揮已有各類創新載體作用的基礎上,主動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與人才融合發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通過創新鏈完善資金鏈,瞄準中藥產業發展薄弱環節,打造跨界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推動中藥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智造中藥行動啟動
論壇上還宣布,中國中醫科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等相關科研單位和高校聯合國內天士力集團、華潤醫藥、揚子江藥業等十余家中醫藥龍頭企業,共同啟動“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將致力于推動中藥智能制造核心技術研發、應用與推,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及路徑,推動形成行業統一行動規劃及相關標準。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以及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經濟日報、光明網、華潤醫藥、揚子江藥業、上海醫藥、天津醫藥、以嶺藥業、北京同仁堂、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等來自中醫藥政產學研界和知名媒體代表共計200余位參加本次高峰論壇。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