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設計驅動增長”為核心的UGD(User Growth Design)概念由宜人貸在北京首發,在此次首屆UGD設計大會上,宜人UGD團隊和來自亞馬遜、阿里、創新工場、百度、今日頭條等各行業的設計精英們,探討了在新的經濟發展浪潮中,如何重新理解設計并有所發展。宜人貸作為金融科技行業的領先公司,一直在創新驅動模式上進行著不斷探索和思考。體驗經濟正當其時,消費主義依然盛行不衰,UGD的提出讓大眾看到了設計驅動式創新在商業價值方面,尤其是在發現隱形的商業領域方面展現出的新力量。
100%用戶轉化率的“夢想體驗師”
大會上,宜人貸分享了數年屢獲公益及營銷類大獎的“夢想體驗師”項目,該項目是金融科技行業品牌營銷領域的“爆品”。“夢想體驗師”已經舉辦3季。2017年,新的難點出現了,如何在行業已經巨量增長的基礎上再找到新的增長點,是深耕舊土,還是開辟新疆域?宜人UGD團隊比傳統的用戶洞察更進一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尋找到了新的增長藍海。團隊通過大數據分析了現有平臺主力人群特征,關鍵的是,基于這些特征做出了差異化的用戶需求洞察,采用人群上移的策略,將營銷目標人群提升到原來未被覆蓋的未來主力增量空間,最終和品牌、運營團隊一起實現了100%用戶轉化率的傲人成績,APP活躍用戶數環比增長21.1%。
宜人UGD團隊在“夢想體驗師”中將從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到UGD(User Growth Design)的理念變革進行了實踐。除了獨到的用戶洞察,價值驅動的精益閉環方法,增長組件庫GPL,多變量測試等等……他們共同組成了新的UGD概念,宜人UGD團隊正進行著行之有效的實踐。UGD帶來的設計變革,讓設計變成對“隱形信息”的捕捉,而非僅對有形信息的表達,變成對長遠價值的有效呈現,而非短期需求的小修小補,變成科學可量化的前瞻預見,而非經驗主義的感性復制。宜信首席戰略官陳歡在現場分享說:設計促進增長概念的提出能夠讓設計師跳出所在的范疇,從最終的問題出發,找到解決方案和解決路徑,并進行全流程的量化評估,將設計和結果掛鉤,從而帶動增長。
設有所長,讓企業創新生長
今天為何要對設計有新的認識?設計角色的變遷幾乎與工業革命演變同步,將時間拉長,將視野拉寬,或許更容易找到答案。設計的重要性幾乎和生產能力和物質豐富程度成正比,需求、資源和價值成為重要變量。工業4.0的今天,設計驅動的創新已悄然占據戰略高地,蘋果在董事會設立CDO ( Chief Design Officer ) 首席設計官,KPCB邀請了前羅德島設計學院院長擔任設計合伙人,谷歌、麥肯錫、埃森哲紛紛收購設計公司……
從工業革命1.0到已經到來的工業4.0,設計從無人問津,到大規模應用于商業,再到逐步展現越來越重要的商業價值,至現今設計驅動已經成為創新驅動模式的重要一極,而其余兩個創新模式通常被認為是市場拉動型驅動和技術主導型驅動。需求飽和,資源不足,可持續能源與互聯網結合,體驗經濟到來……如何找到投入和產出價值的最佳費效比,如何重構資源創造新價值,如何從沒有需求到被創造需求……不僅僅是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而是新的經濟時代的方法論,而設計驅動式的創新無疑已經成為其中最重要的選項之一。關于設計的未來變革,更為感性的論述,或者將是大會中宜人貸COO曹陽分享20年前蘋果的廣告語,“只有瘋狂到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設計驅動式創新被定義為“企業先勾勒出未來發展的藍圖,描繪出全新的理念,然后通過產品將這些藍圖與理念傳遞給消費者”,顯然,從某一工種到形成一種思維模式,設計的內涵和外延將愈加豐富。對于正處在經濟浪潮頂峰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更具有全局觀和未來觀的設計思維無疑正逢其時,宜人貸此次提出UGD概念便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擁抱著變化的設計師,正在不斷的找到隱形用戶和隱形需求,這些正在形成宜人貸新的競爭力。宜人貸已累計服務了超過140萬出借人和120萬借款人,這個群體還在持續增長當中,新的創新驅動模式將使得宜人貸可以更好服務于他們,最終更好的服務于發展金融科技以提高金融包容性的目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