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信審員
閉目養神間,我的思緒回到了五年前初做信審工作的時候。
“這批客戶資料今天必須審核完!”“可是……”我話沒說完,啪的一聲,領導已經把電話掛了。
桌上一摞用戶資料和表格,我需要對其中的收入證明、車險保單等材料進行一一鑒別,可是我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只能瞪著600度近視的眼睛,憑借經驗和專業手段來辨別真偽。
“11點了,你今晚什么時候回來!半小時不到家,就別回來了!”啪,電話已掛了!
我去!我倒想回家,可是作為信審員我是要根據這些申請資料去篩選、甄別與核查用戶信息的,我狠狠地把電話扔向桌子,茶杯翻了,水浸濕了所有客戶的申請資料……
想到這,我睜開雙眼,看到今天進件的30%已經自動審批完成,于是將需要校對風險的剩下的70%的進件信息輸入到了風控系統,按下查詢鍵。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很完美,我不僅看到了這個客戶的信用狀況、逾期狀況,更重要的是,我還看到了他是否能夠通過審核。
“您好!本批次的進件已全部審批結束。”看見屏幕里的進程反饋,我把杯里僅剩的咖啡一飲而盡,準備迎接下一批的系統進件……
兩次裝修
“馬上裝修了,怎么搞的,你那邊怎么還沒動靜?”老婆的電話催命似的打個不停。
“我在開會,錢的事一會就搞定了。”我小聲說道,尷尬地看了一眼同事,然后偷偷地打開和信借款APP,花幾分鐘填寫了裝修借款需求、個人資料等信息,上傳了相關資料,按下提交按鈕,繼續開會。
剛開完會,手機就響了,“您的借款申請已經審批通過。”
想想,技術的進步對生活真是有巨大的幫助。回想幾年前第一次裝修,借錢哪會如此容易。
“個人收入證明、還款能力證明、結婚證明……你這個沒有配偶收入證明啊!”窗口工作人員的語氣極不耐煩,“這次辦不了了,下回記著帶。”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到這里,而我已經在高達39℃的室外溫度等待了幾個小時,并且肚子里也早已是翻江倒海。
“麻煩您再看看,可不可以用我的其他資料替代,要不我現在回去取……”我難受地直冒汗。
“辦不了!下回來提前預約。”工作人員回復得很干脆,“下一個!”
我:“……”
一個創始人
這是我第二次來紐約,上一次來我是訪客,而這一次我的身份變成了公司上市敲鐘儀式的主角,再過幾分鐘,我將和團隊一起見證我們成為納斯達克中國互金第一股。
要知道,當時辭去穩定的銀行工作選擇開始創業,我遭到了家里人的強烈反對。但我還是這么做了。因為在銀行工作的幾年,我看到了很多人和事情需要金融來幫助,但也有很多人和事情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我覺得這是我想做的事情。
隨后我創立了和信,這個當時還僅僅只有幾個人的企業。
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公司已經成長壯大,我們也擁有全國幾百家分公司的規模,萬人以上的隊伍,并且伴隨著互聯網大潮和科技蘊含的能量拓步向前。我已經離當時的想法越來越近了,就是能讓更多人不再受到時間、地點、門檻高低的限制,方便地、簡單地獲取他們所想得到的金融服務。
我們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可能接下來馬上就要迎來人工智能時代,生物科技時代……這是科技發展帶給我們的契機,讓我們可以把傳統的業務變得更加簡單。
我堅定地按下了美國紐約納斯達克交易大廳敲鐘按鈕,在這一刻我有夢想照進現實的感覺,面前的路也變得異常清晰。
3號機器人
“您好,和信智能3號為您服務。”屏幕前的3號機器人發出溫和的聲音。
“我想做個理財分析,看看未來一年內適合買什么樣的產品。”青年翹著腿對著屏幕說道。
“請掃描您的密鑰。”屏幕傳來提示音。
青年隨即將手指劃過屏幕。幾分鐘后,3號機器人說道:“報告已出,請查收。”
“王小帥,年齡32歲,男,已婚,有子女。您目前收入穩定,日常支出比例占整個收入的40%,風險承受能力中等,適合混合型理財方式,建議在風險可承受的范圍內,獲取在穩定收益基礎上更多的收益。資產配置比例如下:一年期內適合30%高收益產品,40%低風險產品,20%保險類理財類產品,10%現金……這么詳細啊。”青年仔細地看著屏幕里的報告。
“這是我們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根據您的收入、家庭情況和消費習慣,綜合市場狀況及發展前景為您量身打造的一個理財分析報告。”
“那請把產品細則發送至我的郵箱,我一會挑選一下。”青年眼晴盯著屏幕,“還有其他的服務么?”
“如果有借款需求,您還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信息查詢,后臺會根據大數據智能風控3.0系統進行分析,并對您的生活狀況做出整體評估,滿足您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資金難題,讓您盡享美好金融生活。”
……
9年來,和信憑借技術創新的力量,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讓金融與科技加速融合,致力讓每個人都能“簡單”地享受金融的價值。
9年來,和信不斷利用業務模式創新,通過精準的分析每個用戶的實際需求,致力為不同用戶提供便捷化、差異化、定制化的服務和體驗,用戶簡單享受的背后是和信業務不簡單的付出。未來,和信將向著成為科技驅動的全球化金融品牌的夢想再出發。
和信9周年,簡單,其實也不簡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