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到便利店取貨配送老字號產品。
在福州市臺江區上下杭景區坐落著一家百年老字號“鄭森記”,墻上掛著“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州市十佳創意魚丸”等獎牌,門頭標注著“創始于1856年”。
盡管福州近期遭遇疫情,暫停堂食,但“鄭森記”的生意依舊紅火。如今,這家有著16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努力傳承和創新,積極布局線上渠道,與美團、樸樸等即時零售平臺合作,致力于將品牌推向年輕人市場。
【資料圖】
“傳統肉燕的皮和餡都由豬肉制成,在不違背品牌基本文化特性的情況下,我們創新了8種口味的肉燕——在西北,推出了牛肉肉燕;在江浙滬,增加了咸蛋黃、薺菜等口味的餡料。此外,我們設計了各類水果口味的魚丸。”2016年接手“鄭森記”的第五代傳承人黃宇輝說。
隨著即時零售業態的興起,“鄭森記”實現了預包裝食品的30分鐘速達,開拓出新消費場景。“我們的預包裝食品里都配有醬料包,消費者在線上下單,在家就可以煮出和店里差不多的味道。”黃宇輝說。
在福州,“鄭森記”已入駐華潤萬家旗下的Ole"精品超市。在福建省內,企業還在和沃爾瑪、新華都等超市協商合作事宜,以布局更多線下、線上的零售渠道。
“線上點單、線下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新業態,如今成了福建老字號的新型發展路徑之一。來自美團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福建省“中華老字號”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37%。
身兼福建省老字號協會副秘書長的黃宇輝認為,老字號中有不少是食品和日用品等快消型品牌,行業競爭激烈。隨著傳統的營銷、觸達等方式面臨改變,老字號品牌缺乏立體化的市場競爭經驗,在發展上略顯疲態。
“即時零售業態是老字號拓展新消費的路徑之一。”美團公共事務總經理王冠蘅說。
據了解,福建的“中華老字號”聚春園近期便推出熏魚、荔枝肉、紅燒肉等預制菜品類,并入駐永輝超市等大型商超,通過即時零售平臺,將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結合新業態探索新消費場景。包括美宜佳在內的多家省內便利店也在外賣平臺中設置了“本地特產”一欄,重點銷售多種老字號商品。
近年來,福建高度重視老字號發展,開展了6批“福建老字號”認定工作,已有34個“中華老字號”和145個“福建老字號”。《商務部等8部門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中也指出,要“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實現老字號持續健康發展”。(記者 林侃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