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愿者帶著孩子們采摘茶葉。
“葉老師,再陪我玩一次剪刀石頭布吧!”近日,在明溪縣城西社區,“歸燕童行 僑心相伴”夏令營結營,6歲的小七(化名)剛跟著來接她的小姨走出社區,又掉頭跑回志愿者葉舸航身邊。
【資料圖】
獨立承辦
葉舸航,福州大學2021級財政學專業學生,是這次夏令營活動的總負責人。在校期間就利用周末投身志愿服務的她,想在假期做點有意義的事。“我們明溪是僑鄉,留守兒童多,有的孩子因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有效監管和教育,存在‘親情饑渴’情況,會造成性格孤僻、心理封閉等問題。因此,我想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切入口,給他們帶去溫暖和歡樂。”葉舸航說。
今年5月,葉舸航通過“明溪縣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微信群聯系到共青團明溪縣委副書記鄧雯。團縣委十分支持,還派出有經驗的社工老師進行指導。
有了團縣委的支持,葉舸航信心十足,立即通過各種同學群招募志愿者。最后,34名來自不同高校的大學生組成了夏令營志愿團隊。
8月5日,明溪團縣委、縣僑聯、縣關工委、縣婦聯、縣科協聯合城西社區舉行“歸燕童行 僑心相伴”關愛僑鄉留守兒童公益夏令營活動開營儀式,30名小學生開始了為期7天的夏令營生活。
趣味十足
“我們有個隊員今天有事沒來,我要多摘一些,不然要輸給其他隊了。”8月10日上午,在天龍茶業生態茶園基地,飛鷹隊隊長、年僅6歲的小七嫻熟地將采下的茶葉放進小背簍里,豆大的汗水順著臉頰不斷流下,她仍然覺得趣味十足。
將鮮葉曬青、晾青、搖青、炒青……天龍茶業的負責人高小珍用縮小版制茶設備演示制作工藝,孩子們團團圍著,爭先恐后地動手操作。“下課后,我要跟奶奶去買西米,然后用高老師送的紅茶做西米奶茶喝。”孩子們紛紛跟筆者分享參加“茶園探秘”課的喜悅。
“孩子的喜好不盡相同,我們在課程設計上盡量豐富多彩。”夏令營課設組組長、集美大學2021級社會工作專業的羅純悅介紹說,夏令營安排了趣味化學實驗、我的自畫像、創意餃子大賽、超輕黏土制作、急救知識實踐、法律小課堂、走進紅色文化等33門課程,以及參觀垃圾分類宣傳中心、茶園探秘等課外拓展。
收獲成長
“從一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兒時的影子。”來自中國農業大學2021級農建專業的湯偉鵬說,他的父母在匈牙利工作,他7歲開始跟著親戚在明溪生活、學習。“我曾經不敢講話、倔強執拗、缺乏自信,經常還會因為別人的只言片語否定自己。”
“我覺得幫忙他人也是治愈自己的過程。”湯偉鵬說,高中時參加學校組織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內心很受觸動,從那時起,他一點一點學著改變。如今,湯偉鵬熱衷于志愿服務,曾擔任北京冬奧會志愿者。“每一次志愿經歷我都倍感珍惜,因為人與人的邂逅交流,才更讓我相信溫暖與真情。”
“我們從2020年起組建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微信群,組織開展大學生志愿活動30余次,聯系、發動、服務青年大學生600余人次。團縣委也將繼續以青年為中心,在切實的服務中,成為廣大青年遇到困難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鄧雯說。(通訊員 雷玉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