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盧玉棟進行山茶油抗炎修復成效相關實驗。受訪者供圖
盧玉棟是福建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天然產物與健康護膚方面的研究。近期,他被評為“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員”。
2014年,盧玉棟作為科技特派員,帶領團隊回到家鄉永泰,對接福建勝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指導公司建立起規模化、標準化的山茶油深加工生產線。他把山茶油開發成養生膠囊、精油、面膜、護發素、唇膏等產品,在茶粕中提取茶皂素加工成洗衣液等洗滌產品,并把提取茶皂素后的殘渣做成有機肥,將油茶的附加值提高了3倍以上。
盧玉棟還建設了油茶育苗、種植等基地,開起了免費技術培訓班;協助勝華農業成立油茶合作社,帶領永泰的種植戶擴大油茶種植規模,并通過保底價收購、入股分紅等形式激發農民創業熱情。
勝華農業相關負責人說,在盧玉棟的幫助下,公司一躍成為福建省油茶產業排頭兵,目前已是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科技型企業、福州市農業發展十佳民營企業。如今,勝華農業進一步延伸生產鏈,將單一的山茶油生產開發成擁有系列產品的精深加工產業鏈。
原先永泰的油茶樹種植時間長,收益慢,經盧玉棟團隊改良后的油茶樹種,結果時間從原來的7年縮短為3年。團隊還帶動永泰新增、復墾種植面積5萬多畝,使許多荒廢、無人打理的山地重新投入生產,不僅富裕了當地農戶,還美化了永泰的生態環境。
盧玉棟還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聯合農戶在油茶林下套種皮膚用中草藥,開發了30個護膚新產品,提高了種植效益。據悉,他累計幫助300多戶重點種植戶,每年戶均增收1000多元。
“做科研就像是變魔術,反復實驗后可以把一個東西變成另一個更有用的東西。”盧玉棟說,多年來,他深入福州永泰、閩清,以及三明、寧德、泉州等地,開展油茶、山蒼子等作物的高值化利用與應用推廣工作,提出的方案解決了許多農戶的困難。他還將油茶、山蒼子、互葉白千層等植物在福州、三明、南平邵武等地進行成果推廣,開發相關新產品30多個,使農作物加工附加值提高了3倍以上。(記者 梁凱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