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能力必將成為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日前,在省政協“提升福建制造數字化水平,加快制造強省建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企業界人士認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迫在眉睫。
【資料圖】
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也是制造業大省。全省接續推進數字福建建設,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已有超7萬家企業實現“上云”,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55.3%。以數字化賦能更高水平、更具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為福建制造強省建設帶來無限可能。
樹標桿,激發中小企業主動“轉”
加快制造強省建設,應該走一條什么樣的技術路線?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認為,福建要全面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程”,從數字化工廠建設、推進電動福建建設、數字化轉型示范、智能制造創新體系和人才體系建設四個方面開展行動。
近年來,隨著數字福建建設不斷走向深入,我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初顯成效。全省23個項目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15個項目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高標準建設6家省創新實驗室,建成5G基站超5.6萬個。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制造業企業必須扛起大旗。省政協委員、鴻星爾克體育用品公司董事長吳榮照認為,企業應該根據自身需求、在產業鏈中的定位以及企業的實力和發展愿景,來制定個性化的數字化轉型策略。
作為我省制造業的生力軍,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仍然滯后,普遍存在不愿轉、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等問題。如何破解?
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長庚認為,要針對福建特色優勢產業,選擇幾個產業鏈的龍頭企業、隱形冠軍企業開展示范工作,進一步激發企業的主觀能動性。
省政協常委、省總商會副會長景濃建議,以工業園區為試點,鼓勵行業領軍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吸引高端制造要素入閩,促進大數據、物聯網、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產業向園區集聚,構建集群數字化格局,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省工信廳表示,將認真總結行業標桿成功經驗、成熟模式、成型樣板,通過舉辦培訓班、印發典型案例、推廣解決方案、梳理不同行業轉型路徑等,引導大企業主動轉、幫助中小企業加快轉。
強支撐,推動制造企業成功“轉”
如何讓“福建制造”走得更遠?除了依靠企業自身力量外,政府應強化頂層設計,夯實基礎支撐,讓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少走彎路。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降低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中電望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新兵建議,圍繞“生產智能化、裝備自動化、產品數字化、管理信息化”四條主線,分行業、分層次、分規模為企業提供智能制造免費診斷服務,提出“一企一策”的個性化系統解決方案和頂層規劃方案。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我省已建成1個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雙跨”平臺、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22個省級示范平臺。
如何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抓手,加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關鍵在于‘通’。”省政協常委、民建福建省委會副主委郭學軍認為,應用要疏通、平臺要貫通、創新要融通,以政府為主導,加快出臺專項配套政策,促進產學研金服用各環節整合互動,支持關鍵技術協同攻關,促進研發成果落地轉化。
省政協委員、中國電信福建公司資深總裁高金興認為,要解決我省工業設備上云率和工業互聯網普及率不高的問題,必須整合資源優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實施“閩企數轉”升級工程,打造10個生態主導型“鏈主”企業,培育100家全鏈數字化企業,帶動1000家以上全省企業進行跨業務環節數字化,實現供產銷全流程的數據互通和業務協同。
省發改委表示,未來將把更多模式創新、成長性強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納入省重點平臺予以支持,加快謀劃籌建一批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實施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強基”行動,進一步提升制造業數字化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引活水,匯聚合力強“智”造
“傳承創新,以數字化提升全產業鏈價值。”在視頻連線中,省政協委員、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分享了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經驗做法。
早在2013年,恒安就提出全面數字化戰略,并于2014年底開啟了以供應鏈端到端信息化可視化為核心的第三輪管理變革,引入SAP ERP系統,實現信息集成與透明、管理精細、運作高效及流程規范。今年5月底,恒安再度啟動SAP系統升級項目,為下一步利用AI技術做好銷售預測打下堅實基礎。
許清流的觀點,和與會委員們不謀而合。大家認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絕非意義上的設備技術改造,更應該著眼全產業鏈,實現從研發設計、原材料供應、生產到市場銷售全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
人才是加速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競爭力。當前,數字化技能型人才隊伍不充足、不穩定,已成為制約轉型發展的一大短板。省政協常委、匯力興業(澳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呂聯選建議,加快建設數字化人才培養基地,針對不同企業所處的產業類型、規模大小、發展階段,采取精準化的培訓模式,主動對重點企業不同層級的數字化人才進行分層分級培訓。
省政協委員、省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金杰認為,要鼓勵高等院校與傳統制造企業以項目帶動數字化人才培養,鼓勵企業建立首席信息官(CIO)、首席數據官(CDO)等核心崗位和管理機制。
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是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的良方。省政協委員、福建順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逢源呼吁,加大扶持力度,設立數字經濟專項貸款,降低利息,延長貸款時間。
目前,我省已推出科技貸、技改貸、制造業專項融資貸款等政策性優惠貸款產品,通過財政貼息、風險分擔等方式,提升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融資可得性。省金融監管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財政與金融聯動,會同行業主管部門根據行業需求推出專屬貸款產品,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能力。(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