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熱射病 泉州已有8人中招
醫生:熱射病死亡率高,出現中暑應及時處理以免病情惡化
連日來泉州熱浪翻滾,城市開啟“蒸烤模式”,人人直呼熱死了。“熱死人”還真會發生,記者從泉州多家醫院了解到,最近中暑患者明顯增多,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來至少有8名患者被確診為熱射病,有一位七旬老人因熱射病不幸離世。醫生介紹,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體內的高溫會使多臟器衰竭、神經系統紊亂,導致死亡。高溫高濕環境下的重體力勞動者、老年體弱或有慢性疾病者、嬰幼兒是熱射病高危人群。醫生提醒,熱射病死亡率高達70%-80%。市民平時要注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也要避免待在密閉的高溫環境里,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泡溫泉泡出熱射病
七旬老人不幸離世
本月初,市區一名年過七旬的老人聽說泡溫泉可以治皮膚病,特意去泡溫泉。不料泡了沒多久,周圍人員發現溫泉水中浮著一個人,走近一看才發現是這位老人,其已喪失意識。送醫后,醫生發現老人體溫高達42℃,肝腎等多臟器衰竭。在重癥室搶救十余天后,老人不幸離世。
“進入7月份以后,科室已經接診了4例的熱射病患者。目前,還有一人在重癥監護室里搶救。”泉州市第一醫院城東院區急診科主任醫師閆紅介紹,仍在住院的熱射病患者是一名21歲的小伙子。他在一工地的鐵皮房內工作,鐵皮房經過太陽暴曬后,溫度極高,持續工作數小時后,他突然暈倒。送至醫院時,醫生檢查發現該患者出現了42℃的高熱,多臟器也出現衰竭的癥狀。幸運的是,該患者較為年輕,目前已經轉危為安。
面包房內工作6小時
男子體溫飆至41.2℃
家住南安的王先生今年31歲,長期從事蛋糕烘焙工作。近日,王先生如往常一樣在面包房里工作,在高溫悶熱環境里待了6個小時后突然昏倒了,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四肢抽搐。工友將他送往當地醫院,當時王先生體溫已達41.2℃。被緊急轉送到解放軍第910醫院時,他已經陷入深度昏迷的狀態,命懸一線。
護士為患熱射病的王先生進行護理
醫院重癥醫學科立即組成搶救小組,為王先生制定搶救方案。在一系列的快速降溫、補液、抗休克、改善凝血功能、穩定內環境等治療后,王先生意識逐漸清楚。同時,為了防止形成血栓,醫務人員鼓勵王先生多進行鍛煉。經過連續多日的治療,王先生逐漸康復。
搬運水泥突然暈倒
送醫后多臟器衰竭
年過五旬的老滕是湖南人,在南安一工地上當水泥工。近日,正在搬運水泥的老滕突然暈倒,工友發現后立即將他送往醫院救治。老滕被確診為熱射病,體溫高達40.2℃,情況危急,當地診療條件有限,老滕被緊急轉送到解放軍第910醫院做進一步救治。
“看到患者時,他渾身上下都是水泥灰,經過檢查,我們發現他的血小板急速降低,凝血功能差,身上多臟器也出現衰竭的情況。”負責接診的該院重癥醫學科醫生盧生桂介紹,科室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為患者制定搶救方案。經過一周的治療,老滕得以康復出院。
【醫生提醒】
出現中暑及時處理 不舒服千萬別硬撐
“熱射病”就是中暑嗎?據了解,中暑會由先兆中暑、輕癥中暑發展至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即熱射病,是指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人體核心體溫升高,導致體溫調節失衡,體內熱量過度蓄積,引發多器官系統損傷的致命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現為高熱無汗、抽搐、昏迷,核心體溫40℃以上,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
“口渴、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行為障礙,這些都是早期中暑的表現,要將人移到通風、陰涼處,及時補充水分,可以在水里加點鹽,補充鈉離子,然后想盡一切辦法降溫。”閆紅介紹,從中暑發展到熱射病的進程因人而異,有時進程是非常快的,可能就幾分鐘時間,如果出現明顯癥狀卻沒有及時干預,可以造成嚴重后果。
“有的人可能會想著手頭的活已經沒剩多少,再堅持一下就做完了,往往就是這種‘堅持’讓癥狀迅速惡化成熱射病,所以如果有上述不舒服的癥狀,千萬不要硬撐。”閆紅表示,戶外工作者要盡量把工作時間分割間斷,多休息幾次,多補水,出汗特別多的可以在水里加點鹽,1升水加約小半勺鹽,以免體內鈉離子丟失。“有的人中暑的表現是突然的行為失常,比如正在戶外勞動,人突然搖晃起來,肢體不受控制,這可能是中暑引起的神經系統問題,這種情況也要特別小心。”
遇到中暑或熱射病人該怎么做?醫生表示,應第一時間將其移到通風、陰涼處,補液、降溫,然后及時就醫。(記者 蘇凱芳 陳玲紅 莊麗祥 通訊員 萬馨璟 林春蘭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