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嘩的傾盆大雨,開啟了福建的芒種時節。6日,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由于冷暖空氣在福建上空交匯,15日前,我省將有持續性強降水過程。
此次過程持續時間長,預計將持續11天;累計雨量大,全省大部可達250~400毫米;強降水范圍廣,暴雨范圍涉及全省;降雨強度大,最大小時雨量可達100毫米;強降水區域和前期降水大值區相疊加。據省氣候中心副主任蘇同華預估,本輪暴雨過程的綜合強度、最大過程降水量、暴雨持續時間和暴雨范圍均達極端事件。
長時間的持續降水,使得土壤含水量大,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出現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如何確保自己和家人、朋友的人身安全呢?省氣象學會、省氣象宣傳科普教育中心有關專家給出建議。
專家提醒,外出前,一定要關注天氣預報,留意預警信息,適度調整出行安排。暴雨天氣時,應盡量避免進入山區、河谷等較為危險的地區。暴雨來臨,應做好房屋、活動板房和廣告牌等建筑物的加固工作;及時采取堆砌墻、大門口放置擋水板等方法將水擋在門外,及時清除室內積水。
出行時若遭遇暴雨天氣,積極應對莫驚慌。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盡量貼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駕駛員遇到路面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應下車到高處避險等待救援。若穿越溝谷,要仔細觀察,確認安全后再快速通過,不要在溝谷中長時間停留。
若發現泥石流跡象,應立即觀察地形,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逃生時,要拋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
發生滑坡時,應向滑坡方向的兩側逃離,并盡快在周圍尋找安全地帶。當無法繼續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若驅車從發生滑坡地區經過,應注意路上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如掉落的石頭、樹枝等。查看清楚前方道路是否存有塌方、溝壑等,以免發生危險。滑坡發生后,應在確認自家的房屋遠離滑坡區域、完好安全后,方可進入。
受到洪水威脅時,應及時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若來不及轉移,要立即登上屋頂、大樹、高墻暫時避險,等待救援;切忌爬到泥坯墻屋頂、電線桿上避險。洪水過后,應及時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為何5月以來福建降水頻繁
5月以來,福建天氣可謂是高唱“雨的主打歌”。據統計,5月1日8時至6月4日8時累計雨量,全省共有81個縣(市、區)974個鄉鎮降水超過250毫米。其間,全省平均雨日25天,較常年同期偏多5天。全省大部降水偏多,平均累計雨量334.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3%。
為何5月以來福建降水頻繁?福建省氣候中心副主任蘇同華解釋說,受“雙峰型拉尼娜”影響,今年中高緯度環流經向度加大,冷空氣活動頻繁,特別是5月以來中高緯度環流總體呈現“兩槽一脊”的形勢,東北冷渦較常年偏強,有利于冷空氣頻繁南下,同時副熱帶高壓逐漸北抬,并穩定維持,有利于西南暖濕空氣向北輸送,冷干空氣和暖濕空氣在福建省上空長時間交匯,導致福建5月以來氣溫明顯偏低,雨日偏多,持續性暴雨過程較為頻繁。(記者 張靜雯 通訊員 謝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