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福建省丸美竹木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水果簽(5月25日攝)。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25日,福建省丸美竹木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禮清的電話鈴聲不時響起。
“最近太多人想來我們公司參觀了。基本上是來建甌參加首屆武夷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峰會的同行。”林禮清說,峰會吸引了大批國內竹產業相關領域的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參加,這兩天客商與專家見縫插針,深入建甌參觀考察當地的竹企業。
(資料圖)
建甌市素有“筍都竹鄉”之稱,現有竹林面積163.5萬畝,毛竹立竹數2.4億株,年產竹材5321萬根、鮮筍36.2萬噸。竹林面積、立竹量、竹材產量、鮮筍產量均居全國縣(市)之首。
2019年,丸美竹木從外地搬遷到建甌。此前,丸美竹木已經是福建乃至國內竹簽類一次性快消品領域的龍頭企業,竹簽、竹筷、竹牙簽和竹香芯等產品遠銷國際。
“搬遷建甌是我們企業的一次重大戰略布局。”在林禮清看來,豐富的竹資源儲備、完整的產業鏈布局以及優質的物流網絡,有助于丸美竹木實現高質量發展。
這是5月25日在福建大莊竹業科技有限公司拍攝到的重竹戶外竹材地板(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無獨有偶,國內竹地板龍頭企業——浙江大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于2017年在建甌注冊成立福建大莊竹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年產10萬立方米的新型綠色竹制產品生產線。
“近幾年,我們集團在不斷做大國外市場的同時,也在布局國內市場。”福建大莊竹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敏說,國內竹業相較于木業,仍處于開發前期,市場前景廣闊。建甌盛產優質竹子,對于大莊而言,是打造產業基地的上上之選。“以建甌市作為中心點,可以輻射南平市各大產竹區,對于企業發展而言,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福建省上睿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森永看來,建甌是該企業發展的腹地,也是福地。
這是5月25日在福建省上睿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拍攝到的智能破竹設備(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上睿機械是一家有著30年積累的竹制品加工機械研發、生產企業。2018年,陳森永的父親——上睿機械董事長陳鳳祥受招商引資政策的吸引,來到建甌,租下廠房開始新的創業。2019年,企業攻克了智能測量毛竹的相關核心技術,研發出智能破竹機、自動鋸竹機,幫助毛竹加工企業減少人員投入并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客戶需求激增。
“2020年,我們正式在建甌建廠落戶。企業也從剛來之時的年銷售不過三四百萬元,壯大到如今的年產值5000萬元,年產毛竹粗加工設備400臺套。”陳森永說,目前上睿機械已經成長為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致力于毛竹初加工自動化設備生產的企業。
“竹產業是一個綠色環保產業,在‘雙碳’戰略背景下,上升空間很大。”陳森永說,企業正加大投資,努力搶占市場高地,“2022年11月,我們投入1800多萬元擴建二期項目,目前完成進度超50%。計劃引入一套精密加工設備,并于年內投產。”
近年來,建甌市全力做大做強“一根竹”,通過育好“竹資源”、做全“竹鏈條”和打造“竹生活”等舉措,使“小竹子”變身富民興市的“大產業”,形成以華宇(圣象)、大莊、雙羿、丸美竹木等企業為龍頭,以竹集成材、餐廚用品、收納盒、竹簽、重竹地板、工藝品為拳頭產品的竹產業集群,全市現有筍竹加工企業172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57家。
當前,建甌正融入南平市打造千億竹產業集群大棋局,讓“一根竹”更好地造福一座城,讓廣袤的竹山成為建甌30萬竹農的“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劉默涵 肖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