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早,在珍珠雞放養前,劉曉泉會喂食一次。
“老婆,我剛接到一個訂單,要送去縣城。你準備一下,我們一起去取貨。”接到縣城一家飯店購買珍珠雞的訂單后,劉曉泉聯系正在管理臍橙樹苗的妻子趕緊去抓雞。
放下電話,劉曉泉急忙趕往農場。
農場里的孔雀開屏了,小游客十分驚喜。
今年28歲的青年黨員劉曉泉,從小生活在上杭縣才溪鎮溪北村,對農業耳濡目染,并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懷。正是受這種情懷的驅使,2017年,他毅然放棄在外從事建筑行業的工作,“逆行”回鄉當一名“新農人”,創辦了才溪鎮泉譽家庭農場。
劉曉泉不斷學習相關種養知識,很快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種養能手。他先是建了一個養殖場,主要養殖珍珠雞、貴妃雞和鴕鳥等。
劉曉泉察看蜂箱,了解蜜蜂發育情況。
距離才溪鎮集鎮5公里的山坳里,緊挨著山坡處蓋起了三幢小平房,一幢住人,一幢養雞,一幢養蜂。這就是劉曉泉的創業平臺。他從零基礎做起,后來通過網上學習摸索、外出參加技術培訓班,逐漸掌握了一些技能。
雞舍彩繪,美化農場。
“行情好的時候可以賣掉3萬羽珍珠雞,營業額達80萬元,收益15萬元。”劉曉泉說,在最困難的時候,政府給他們新型職業農民貸款貼息50%的20萬元貸款,解決了部分流動資金短缺的困難,還為他們完善了336米農業作業道路等農場基礎設施。經過幾年發展,目前養殖場占地38畝,總投資規模80萬元。
可愛的小鴕鳥
溪北村是才溪鎮畬族人口最集中的少數民族村,也是著名的革命基點村。2019年至2020年,劉曉泉在農場的空余土地上開展黃豆種植和林下套種西瓜等,并通過“政府搭臺、農場補臺、貧困戶唱戲”模式,帶動10余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指導果農修剪臍橙樹枝。
如今,他又忙起了村合作社占股30%的紅心橙種植項目。
劉曉泉表示,接下來想更好地整合資源,打造一家集采摘、垂釣、觀光、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家庭農場。同時,依托村合作社,發展“農業+旅游”,帶動更多人共同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溪北村生態美好,花果飄香,這里既是革命基點村,也是畬族人口集中的少數民族村。
(記者 林輝 通訊員 江麗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