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在全國稻種基地核心區、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田間一派繁忙景象。“馬上開始制種了,我買了2臺旋耕機和1臺收割機,到時自己家忙完,還可以幫其他農戶干活,賺點外快。”該縣里心鎮蘆田村的制種大戶余里文告訴來訪的鎮紀委干部,他今年除了自家的17畝地外,還承包了村里的43畝地。“3.34萬元的購機補貼已經領到了,國家政策真是越來越好。”
開春以來,福建省紀委監委在抓好疫情防控監督的同時,圍繞春耕備耕工作,持續推動監督下沉,要求鄉鎮紀委把時間、精力和工作安排向走村入戶傾斜,緊盯涉農補貼發放、惠農政策落實、農資供應保障、耕地保護等,把監督落實在一線,把問題解決在一線。廣大鄉鎮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聽取農戶意見,收集問題線索,督促相關部門履職盡責,切實解決農戶實際困難和技術難題,為春耕備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抓春耕,基礎在于保耕地。福建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嚴查耕地保護領域不作為、亂作為、失職失責等問題,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前不久,在一線監督走訪中,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紀委工作人員發現石東村黨員黃某違規占用耕地問題線索,隨即將其納入問題線索臺賬,開展核實調查。最終,黃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村委會主任、村土地協管員受到追責問責,違規占用耕地問題被要求限期整改。
福建省紀委監委將監督推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作為政治監督重要內容,納入全省“點題整治”重點項目,發揮鄉鎮紀委作用,強化省市縣三級紀委監委協同聯動,聚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職能部門和基層組織監管責任落實情況,監督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情況等重點,以精準有力監督推動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農資穩價保供責任落實情況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春耕備耕監督的重要內容。泉州市安溪縣紀委監委成立4個專項督導組,聚焦“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運行、“農資購買卡”制度推廣使用等農資監管環節開展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推動整改,擰緊農資供給“安全閥”。建甌市紀委監委緊盯職能部門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依法嚴厲打擊農村制售假冒偽劣農資”情況,組織各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監察組,實地走訪種植農戶,隨機抽查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經銷點,推動職能部門加大專項執法力度,強化對農資市場的巡查監督,保障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
資金的流向就是監督的方向。聚焦補貼“有哪些”“是多少”“在哪里”,福州市羅源縣以派駐紀檢監察組走訪相關職能部門、鄉鎮紀委監察組入戶調研等方式,協同推進專項監督,確保惠農資金落到實處、惠農政策落到細處。漳州市平和縣以鄉鎮為單位,對去年以來農機購置補貼發放情況開展專項檢查,通過建立問題整改臺賬,逐一跟蹤督促落實整改,推動農機站專門制定工作手冊,明確資金發放條件、標準、流程,打通惠農補貼發放“最后一公里”。
福建省紀委監委發揮“科技+制度”優勢,借助貫通省市縣鄉村五級的全省鄉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將總計14.12億元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列為監督重點,堅決杜絕跑冒滴漏,確保及時精準發放到位。(記者 吳志新 通訊員 陳是 李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