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一位能人可以帶動一個產業,也可以帶富一方群眾。據報道,福建省到目前已培育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超2.4萬名,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3萬名。
每個地區擁有不同的資源,如何讓資源轉化為群眾增收來源,能人的作用很關鍵。比如,福安市甘棠鎮村民湯錦堂2015年返鄉創業,帶領村民育良種茶苗、開網店,130多戶茶苗種植戶年均增收2萬多元。詔安縣返鄉創業大學生陳曉冬運用大數據進行營銷,把滯銷的芭樂變成了“網紅爆款”,讓合作果農增收5倍以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福建省特色農業之所以成效顯著,與各地能人、人才的貢獻密不可分。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各類能人、人才帶動,必須更加重視人才培養、引進,壯大鄉村人才隊伍,讓更多能人在鄉村一展所長。
壯大鄉村人才隊伍,需要瞄準短板下功夫。這些年來,福建省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人才外流、能人年齡結構不合理、現代農業經營管理人才稀缺等短板。補長短板,發展鄉村教育的經驗值得借鑒。為讓更多優秀人才投身鄉村教育,不少地區通過發放特殊補貼、設置職稱晉級單獨通道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取得較好效果。期待相關部門不斷探索扶持農村人才成長機制,吸引更多能人投身鄉村發展。
壯大鄉村人才隊伍,要眼光向外,也要善于內部挖潛。本地的能人對家鄉有感情,要有針對性地培養扶持,為他們干事創業營造好環境,讓他們更快發揮作用,惠及鄉親。福建省晉航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洪良彬,原來是在外打拼的IT人,回鄉后利用自身優勢,建立智慧農業平臺,推廣無人機植保技術,獲得第四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2021年度福建省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等諸多榮譽。洪良彬愿意放棄高薪回家創業,看中的不僅是智慧農業產業的光明前景,也跟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有關。這些擁有開闊眼界和先進技術的年輕人,是發展現代農業不可多得的人才,相關部門和地方要有針對性地打造創業平臺,完善服務舉措,滿足他們的生產生活需求。
鄉村要振興,人才要涌現。壯大鄉村人才隊伍,要持之以恒引才留才,盡心盡力育才護才,為鄉村振興提供豐厚的人才支撐。(福建日報評論員 黃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