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社會救助幫扶工作,及時有效保障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省民政廳日前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切實加強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通知要求,組織動員基層干部、村級組織、社會救助協理員、社會工作者等,通過上門、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大困難群眾巡訪探訪力度,及時了解、重點關注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域內的低保、特困和低保邊緣家庭及臨時遇困人員的生活狀況。暢通社會救助熱線,及時有效處置求助事項,關注互聯網募捐、眾籌等平臺發布的求助信息,主動靠前實施救助幫扶。
特別關注疫情防控期間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生活狀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生活陷入困境的外來務工人員,因實施管控等原因暫時滯留的臨時遇困人員,取消戶籍地限制,由急難發生地鄉鎮或縣級民政部門按急難型實施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對未納入兜底保障范圍但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及時給予臨時救助,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根據疫情影響,臨時救助可采取現金和物資發放等形式,必要時可通過發放生活必需品及防護用品等實施。同時,強化街面巡查,對街面流浪乞討人員做到“應救盡救”。
3月22日,省民政廳已將失能、半失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信息數據定點推送各地排查,要求各地認真組織基層力量,定期訪問了解這些對象的居家生活情況,有效對接其服務需求。針對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域內的相關對象,由鄉鎮、村逐一聯系其委托照料責任人,督促落實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責任,增加照料服務頻次;對委托照料責任人被隔離進行醫學觀察或因封控無法履行照料責任的,要及時重新指定臨時照料聯系人,落實好“一對一”照料責任人制度,確?!捌饺沼腥苏疹?、生病有人看護”。
為進一步提升救助時效,通知明確,持續簡化優化審核確認程序,取消可以通過各級政務服務平臺和核對系統查詢的相關證明材料,推進縣(市、區)的救助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在封控和管控區,對申請民政領域社會救助的,可推行非接觸、遠距離網上或電話辦理,部分手續可待疫情防控調至低風險后補辦。疫情期間當月救助資金應提前足額發放至對象個人賬戶;對受疫情影響導致家庭人均收入下降的低保對象,要適當提高補助水平。關注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導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居民,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圍。(記者 潘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