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武夷山的生態茶園。新華網發(楊鴻 攝)
3月13日,春光明媚,草長鶯飛。在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興田鎮南源嶺仙茗生態茶園,櫻花、油菜花開得正艷,引來游客游覽拍照。
茶產業是武夷山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全市現有近15萬畝茶園,2020年毛茶產量2萬余噸,占南平的四分之一、全省的二十分之一。
武夷山市把生態茶園建設作為提升武夷山茶質量、增強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工作來抓,多舉措大力度抓生態茶園建設。全市選派科技特派員62人,建立服務隊43個,在建成各種類型生態茶園基礎上,持續推廣福建農林大學廖紅教授茶園土壤環境優化技術、陳宗懋院士綠色防控綜合技術等。去年8月9日,該市在興田鎮南岸村召開生態茶園建設現場會,交流建設經驗,茶農、茶企宣讀承諾書,農商銀行為南岸村生態茶園建設現場授信,凝聚了全市上下抓生態茶園建設的積極性。
在大坪洲生態茶園,一盞盞捕蟲燈靜靜佇立,捕蟲燈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白天太陽能量貯存起來,晚上通過燈光吸引殺滅茶尺蠖等害蟲;還運用大數據分析捕捉到的害蟲種類和數量,為決策防治提供可靠依據。仙茗生態茶園在園里種上桂花樹、桃樹、楊梅樹、藍莓樹等,在茶樹下套種油菜花、大豆等植物,茶葉品質得到穩步提升。
該市還注重產業發展形式。推廣“合作社+茶農”模式,扶持茶葉專業合作社做強做大,鼓勵茶企茶農“抱團發展”,增強茶產品競爭力,促進茶青價格穩定增長;加強武夷茶地理標志管理,探索整合武夷茶地理標志標識管理辦法,落實“認標購茶”、正本清源措施,加大原產地茶葉品牌宣傳推廣和市場營銷力度,在鞏固南方市場的基礎上,重點加大華北、東北地區市場拓展,提升武夷茶市場占有率,助推茶企茶農增產增效。
據統計,武夷山茶葉畝均產量(成品茶)已從過去的39公斤提高到43.5公斤,2021年,全市實現茶產業產值120.08億元,稅收1.1億元,分別增長9.3﹪、29.48﹪。生態茶園建設的新理念正引領全市茶企和茶農推進生態種植,做生態茶、做好茶、做安全的茶。(楊鴻 徐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