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在武平縣梁野山下的萬安鎮上鎮村石寮閣林下養蜂基地,“蜂王”鐘亮生行走在一排排蜂箱前,觀察蜂箱溫度,“眼下正是蜜蜂越冬的關鍵時刻,要定期觀察,做好蜂箱保溫工作”。巡查完,鐘亮生回到屋里,繼續準備人大會議上將要提交的議案。
鐘亮生是武平縣梁野仙蜜養蜂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2010年開始,他先后籌建了養蜂專業合作社、養蜂協會,通過“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甜蜜事業”上闖出一片天地。在全省首創“三三制”助殘扶貧模式,在他的幫扶帶動下,全縣192名殘疾人先后加入就業創業;采用激勵扶貧機制幫扶帶動28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鐘亮生的帶領下,武平縣養蜂產業迅速發展,現全縣已具有專業化、規模化的基地160多個,養蜂達4.6萬多箱,年實現蜂產品產值5000多萬元。
成為人大代表,是鐘亮生人生新的開始,他把更多關注的目光聚焦于殘疾、困難群眾。
“農村醫保年年漲,對于普通農村家庭來說壓力不小,應有更靈活的醫保政策;農村小水電應該按照實際情況清理整頓,不應一刀切……”當選人大代表以來,鐘亮生悉心收集民情民意,提出建議35條。
去年,就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如何推動其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鐘亮生提出為了能培養出更多的“土專家”“田秀才”,留住更多的農村適用人才,建議多開設實用性專業培訓,培養高素質農民;給予留在農村參加鄉村振興建設的“土專家”“田秀才”等人才更多的優惠政策,如貸款貼息、項目扶持等;出臺農村實用人才評定高級職稱政策,惠及更多的農村實用人才,使農村實用人才能更安心地服務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并非一蹴而就,我相信產業和人才這兩頭抓好了,農村發展就有奔頭。”鐘亮生說。(記者 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