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經濟周刊》對話了三位29歲女生,想知道對年輕女孩們來說,是什么遲滯了她們進入婚姻的腳步?第一位女生表示,當男友知道她的陪嫁有300萬元之后,更著急結婚了,而女子自己猶豫了。
29歲的綺方是互聯網大廠財務,她故事里的男主角已經成為了前男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綺方和她前男友的感情進入第三個年頭時,前男友開始向她提出結婚。那會,兩人都在北京工作,兩人月薪加在一起能有四萬元左右,但想在北京安家,還是很難。
綺方的風險管控意識很強,她意識到,兩人如進入婚姻,幾乎沒有任何可抵御風險的東西。
綺方擔心的第一件事是“戶口”。畢業后,兩人都沒能落戶北京。第二是“婚房”。綺方父母提出的陪嫁是三百萬元,這筆錢可以拿來買婚房。前男友家也承諾給予一百萬元的經濟支持。
在彩禮問題上,綺方老家沒有明確要求彩禮金額。“當他得知我的陪嫁是三百萬后,我明顯感到,他更著急推‘節奏’了。”綺方說。
當時,綺方感覺婚姻就在眼前了,焦慮幾乎把她淹沒,同時,還有她對父母的愧疚。“在北京‘站住腳’很難,我父親曾經說過,如果不是為了幫我,可能早就退休不干了,這三百萬元陪嫁也是父親的‘血汗錢’。各種情緒縈繞,工作也不順心,我動不動就哭。”綺方說。
前男友勸了她很久,也表示會努力,但是沒法給出明確的承諾,他說自己也是普通人,沒什么能耐。
最后,前男友對綺方說“要么一年內結婚,要么一拍兩散,不要互相耽誤。”綺方沒法短期內決定結或者不結,所以只能結束了。
網友評論
報道引起許多網友關注,有人認為,男方“一聽陪嫁300萬就急著結婚,表現得太著急了,女方猶豫的時候,男的直接說要么一年內結婚要么分手,典型的要挾。”也有人說:“找個門當戶對的,陪嫁300萬,男方也要出彩禮300萬。”
(綜合中國經濟周刊和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