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快生物醫藥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促進“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日前,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天津經開區管委會、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三方共同為“1+3”模式藥監濱城技術服務窗口揭牌,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將藥品檢驗、醫療器械檢測、化妝品監管等重點領域的審評查驗、檢驗、藥物警戒等專業技術服務延伸至經開區。這是天津市范圍內藥品監管專業技術服務的首次延伸。
“1+3”技術服務平臺年內投用
“1+3”模式藥監濱城技術服務窗口,“1”指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濱海實驗室;“3”指天津市藥品化妝品審評查驗中心濱海辦公室、天津市醫療器械審評查驗中心濱海辦公室、天津市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濱海辦公室,簡稱“三個濱海辦公室”。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濱海實驗室承擔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市藥檢院)賦予的藥品檢驗檢測、進口藥品檢驗、疫苗批簽發等工作,可為經開區生物醫藥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技術開發服務。市藥檢院負責濱海實驗室的資質認證、人員培訓輪訓和管理工作,指導其開展相關業務工作。市藥檢院擬定濱海實驗室建設計劃,分期分步完成總體建設計劃,實現涵蓋疫苗檢驗、胰島素系列進口檢驗、中藥材進口檢驗及委托檢驗等業務范圍。目前實驗室已經進入前期設計階段,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三個濱海辦公室將創新檢驗檢測、審批審評、檢查核查、業務咨詢等工作機制,切實承擔“兩品一械”審評事前事中溝通指導和相關檢查工作,提升檢驗檢測、審批審評、檢查核查、業務咨詢等工作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助推經開區乃至濱海新區“兩品一械”高質量發展。三個辦公室的軟硬件設備設施目前基本準備就緒,將于近日投入運營。
專業服務不出“區”
生物醫藥產業是經開區的支柱產業之一,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也是國家級的戰新產業集群。2021年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達405億元,增速達47%;聚集企業數量多,產業生態日趨優化。此次“1+3”模式藥監濱城技術服務窗口在經開區的落地,將更好打造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開放平臺,極大的滿足經開區眾多醫藥企業的技術需求,營造優化經開區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的生態環境,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以前,經開區眾多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化妝品企業辦理產品備案、注冊、檢驗等相關業務,要頻繁地往返于市區和經開區,為企業造成了很高的時間和人員成本。”天津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1+3”技術服務平臺的建立將徹底改變這種情況,經開區相關生物醫藥企業,特別是對技術服務需求量很大的產業龍頭企業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便捷、順暢、優質的服務,讓企業辦事更方便、成本更節省、研發更高效。同時,“家門口”的實驗室與延伸服務辦公室也將為更多研發類型企業和初創企業提供更加便捷與高效率的技術支持和政策幫助,為企業的快速成長和高速發展提供助力。此次技術服務平臺的建立,將完善和提升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生態,持續增強生物醫藥企業對區域產業發展的信心,吸引聚集更多的企業在經開區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