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交上10萬元,一年就能轉成中車公司的正式員工。”2018年,在中車公司簽了勞務派遣合同的小孫,從朋友那里聽說一家叫做青島廣源通人力資源公司有門路。他交上了2萬元押金,以及10萬元的“信息費”。結果5年過去了,他不僅沒能轉正,公司的負責人也聯系不上了,交上的12萬元也打了水漂。
反映:
交了12萬“轉正費”,5年后公司失聯
5月8日,市民孫先生撥打半島新聞熱線電話96663反映稱,自己遇到了一家詐騙公司,交上錢以后,負責人已經聯系不上了。孫先生說,他是2018年到中車四方有限公司上班的,當時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
(資料圖片)
根據公司的規定,具備相應的標準以后,可以提交申請轉成正式員工,薪資待遇等各方面都會有提升。2018年,當時他聽朋友介紹,青島廣源通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劉飛云有門路,此前在公司里工作過,可以進行操作。
孫先生說,當時去他們的公司簽的合約,交了2萬元押金。同時,10萬元作為“信息費”交納。對方承諾一年之內會幫忙轉正,如果不成功的話會退還這些費用。但是,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轉正的事情遲遲沒有著落。對方更是以各種理由推脫,讓他再等等。一直到了2020年的時候,他索性放棄轉正這件事情了。
但是,他溝通退款的時候,對方一直承諾給,但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剛開始的時候,對方還會接電話,現在索性直接就“失聯”了。
調查:
公司法人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涉及多起訴訟案件
5月8日,記者多次撥打青島廣源通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劉先生的電話,始終顯示正在通話中。記者根據天眼查上面公布的工商注冊信息,撥通上面的電話,對方表示并不是該公司工作人員,聽說公司好幾年前就不干了。
隨后,記者通過天眼查公布的信息看到,該公司注冊成立于2018年,目前仍處于營業狀態。不過,該公司涉及到12項法律訴訟。其中,涉及多起合同糾紛以及民間借貸糾紛。根據裁判文書網上公布的信息,多起訴訟均涉及到類似的信息費用。
其中,2018年11月7日,原告劉先生與被告廣源通公司簽訂《協議》,約定由該被告負責完成原告的轉正事宜,被告因此收取了原告7萬元信息費,2018年11月13日出具收據,因該被告無法履行合同義務,陸續退還部分費用后。將剩余的錢作為借款,并出具了借條。雖然多次催要,被告劉飛云均以沒錢為由不予償還。
同時,法院還多次對已經生效的判決進行強制執行,都沒有發現財產方面的線索。該公司的法人王某也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律師:
如故意隱瞞涉嫌詐騙
山東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馬維永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如果該人力資源公司相關人員用虛構事實的方式,騙取客戶的信任,非法占有市民孫先生的錢財,那么就有可能涉嫌詐騙罪。主要還是看資源公司相關人員的主觀目的是賺取合法傭金,還是非法占有的孫先生財物。孫先生可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法律幫助。
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張寶清律師介紹,類似求職不成被人騙取錢財,或者實際工作的崗位待遇與宣傳不一致的情形經常發生。求職者在求職時應該考察中介公司的注冊、信譽、成功案例等綜合情形,并簽訂書面合同,對中介費用、求職崗位、待遇作出明確的書面約定,切勿輕信宣傳,而輕易被人騙取錢財,對于微信轉賬的,更要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切勿輕易轉賬而上當受騙。“因求職而發生糾紛的,可以與對方協商解決糾紛,或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于因求職而遭受詐騙的,建議向公安部門報案”,張寶清律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