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兆慧
(資料圖)
公園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城市居民與自然親密接觸的重要場所。近一年來,我市完成了七區60個山頭公園的整治建設,其中14個在西海岸新區。位于唐島灣北岸、長江西路以南的花科子山公園是西海岸新區核心區少有的山體美景,它的建成為周邊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閑娛樂的選擇。5月6日,記者探訪花科子山公園,感受這處山頭公園的魅力。
登頂后登高遠眺
木棧道上登山,休憩亭里看海
地鐵1號線終點站王家港站下車,沿峨眉山路向南行,馬路東側就是花科子山公園。公園設有免費停車場,提供42個停車位。走過停車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坪。公園入口處,是用石頭堆積成的一道“石墻”,上面立有“花科子山公園”字樣。據了解,這道“石墻”是提取了花科子山獨有的花科子石所設計。向南望去,目之所及是兩處位于山頭下的活動區。這些都位于公園的門戶區。
從公園入口向上行,就到了登山區入口,黑色鐵藝柵欄門拉開,這里是進入花科子山山頭的唯一通道。上山需要微信掃碼,開放時間為早6點至17點,16點以后禁止進入。
記者看到,一條長長的木棧道沿著山體蜿蜒而上,棕色的木制棧道與自然很好地融為一體,與山體形成一幅美麗畫卷。“這條木棧道是竹膠板,它強度高、韌性好,還環保。”工作人員介紹道。
記者登上木棧道,周邊是滿目綠意,還有紫色的藍薊花點綴。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條木棧道是新開辟的,原來山體上沒路,開路時也費了不少功夫。山體上布滿堅石,破碎后再從山頂運輸出去。去除這道障礙后,再把木棧道的基礎結構焊好,才能進行鋪設。就這條木棧道,就修了兩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原來的林木基礎上,又進行了補植,并栽種了波斯菊、藍薊花等,達到三季有花的效果,提高市民登山的觀賞性。
木棧道
途中,還設置了座凳、垃圾箱等設施,供市民休息以及投放垃圾。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記者就登上了山頂的瞭望塔處。站在山頂,登高望遠,“琴島之眼”摩天輪一覽無遺,美麗的海景盡收眼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這里,三面都能看到海。”自公園開放以來,就受到市民的歡迎,“最高一天的人次達到了2000人左右。”
荒山變公園,居民紛紛來打卡鍛煉
花科子山公園也成為周邊居民登山鍛煉的地方。記者在登山過程中,遇到了周邊風和日麗小區、江山瑞城小區、風和麗景小區的居民,有的居民已經來登山不下數十次,也有的居民是第一次來,他們都表示,花科子山公園為他們提供了鍛煉的好地方。“這處山頭之前就是個荒山,現在改造得很好。這個木棧道登起來不累人,登頂后還有絕佳的景色,空氣也新鮮,心情也跟著變好了。原來很難找到離家近的戶外散步健身的地方,也就是到海邊走走,花科子山公園建成后,我們也經常過來爬山鍛煉,身體素質也得到提高了。”住在風和麗景小區的王振國今年60歲,登花科子山已然成為他的“心頭好”。
花科子山公園不僅可散步登山處,更是市民觀海的好去處。有網友在小紅書平臺分享,花科子山是自己發現的一處看山看海的好地方。
下山處
從木棧道的另一側,也就是山體的南側下來,在消防通道沿途,設置有松林棧、花山遠眺等休憩涼亭。兩位阿姨手里拿著果蔬,正坐在花山遠眺休憩亭中聊天。70歲的闞桂蘭和72歲的安樹梅專程從城陽乘坐地鐵來到西海岸新區游玩,她們是第一次來到花科子山公園。“1號線王家港站下車后,我們問了一位當地的熱心大哥,他告訴我們附近有一處公園建得很不錯,我們就過來感受一下。走到這處節點,就進來坐著看看海、聊聊天,還沒來得及登山,就坐在這里看海也很愜意。”闞桂蘭說。
林下休閑健身區域成為孩子們的“天堂”
記者多次路過花科子山公園,總是能在林下休閑健身區域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玩耍,放學后、周末、節假日,人更是滿滿當當。林下休閑健身區域分為成人和兒童區域,成人區有很多戶外健身器材,兒童區有滑梯、蹺蹺板等設施,兩處均配備沙坑。據了解,林下休閑健身區,配有健身器材9套,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為市民提供休閑健身的場所。
住在九頂山的呂女士告訴記者,“孩子來花科子山公園玩過一次,這次又吵著要來。”住在江山瑞城的常先生帶著孫子正在玩蹺蹺板,孩子的臉上洋溢著快樂,“公園就在家附近,我們帶著孩子來了很多次了。現在很多小孩喜歡玩電子產品,這里能夠為孩子提供戶外鍛煉玩耍的地方,很受孩子喜歡,也能夠讓孩子從電子產品中解放出來。”
木棧道上的座凳
據工作人員介紹,“一環兩區多節點”是本次花科子山整治提升的要點。其中,“一環”為活力慢步道,沿途布置多處休憩小屋和觀景平臺,供市民休息遠眺。“兩區”分別為活力休閑區和生態密林區,活力休閑區為花科子山的門戶區,建設有疏林草地、林下休閑健身、林下休閑游樂停車場等。生態密林區則以保護現狀山體植被、增設防火通道為主,設計有登山木棧道、山頂防火瞭望塔、多處觀景平臺等。山頂防火瞭望塔除具有防火功能外,游客還可登臨山頂一覽山海美色和新區城市風光。
新區首個紅石榴主題山頭公園
公園主出入口處,建設有紅石榴同心大道,道路兩側是民族團結故事宣傳欄。門戶區的草坪上,紅彤彤的“同心共筑中國夢”雕塑引人注目,雕塑底座上是鮮亮的“紅石榴主題公園”幾個字。紅石榴元素幾乎貫穿了整個公園,一處石榴雕塑上寫著“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正是花科子山的文化內涵。
花科子公園入口處
“花科子山公園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是西海岸新區首個紅石榴主題山頭公園。采用‘山頭公園+民族文化’方式,將風景怡人的自然風光與豐富醇厚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工作人員介紹道。記者在公園里看到了民族林、景觀小品、宣傳牌等民族文化元素,包括56個民族的介紹牌,民族團結故事立牌,民族樂器、民族舞蹈立牌等等,是一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基地,繪制了一幅“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美好畫卷。
文化為公園賦能,也為市民帶來沉甸甸的文化獲得感。過來游玩的70歲的闞桂蘭說,“我一進入公園,就看到了56個民族的立牌,其中有很多少數民族之前并不了解,看了之后自己的知識面也開闊了。”她滔滔不絕地向記者分享著她從立牌中看到的民族團結故事,有耳熟能詳的昭君出塞以及文成公主進藏等等。
木棧道
同心結雕塑
花山遠眺
松林棧
花山遠眺內市民在聊天
雕塑
文化宣傳欄
紅石榴樣式休息區
兒童活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