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特約評論員 宋守山
五一小長假結束了,剛剛經歷過一場旅行,坐回工位的你,什么感覺呢?除了旅途的疲憊,是感慨這人間的煙火,還是在驚嘆這世間的繁華?是不是所經歷的一切似乎并不陌生?景區里依舊是人山人海,車站碼頭依然人來人往,游客們一如既往地上車下車、打卡拍照?一切都熱熱鬧鬧,一切都似曾相識。如果再加上偶爾出現的漲價宰客等三兩不和諧的音符,以及一系列提高服務、提升品質的各地舉措,這五天里的眾生相,似乎是人世間本來的樣子。
我五一期間因事去了趟省城,行至淄博路段,遠遠望見幾個下高速的路口,都排著長長的隊伍。想起網上流行的那句話——“上一次淄博這么熱鬧,還是在齊國的時候”。這從四面八方忽然擁入的游客,對淄博的接待能力來說真是要經歷一次“大考”。當然,面對萬千游客,淄博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獲得了滿屏稱贊。
但回頭想想,你我又何苦擠來擠去呢?特別是短途的你我,又何苦非要趕在五一期間去擠一擠呢?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權利,如果就是愿意去感受一下這久違的人山人海,那也是個人的自由,容不得他人置喙。可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假期的意義在于休整,行萬里路的目的無非是開闊眼界、放松心靈,如果去經歷的是一番“鬧心”的旅程,特別是來一場“特種兵式”的旅行,則就失卻了一份氣定神閑,又哪里有精神上的愉悅?所以,在古人那里,“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同等重要。
在疫情期間,因為要“少聚集、少聚餐”,所以很多日常的線下交往能省則省,很多溝通交流則能線上就線上,生活沒耽誤,工作沒落下,但似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了一些。那么,現在倒不如利用這難得的時間,和家人一起去看場電影,和朋友一起小聚,或者是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看會兒書,不失為一種難得的內心放松。或者,干脆遠離喧囂的人群,給自己選擇一次心靈的旅行,回一趟許久沒有回過的故鄉,看看久違的山河故人。
相對于跋山涉水的疲憊,內心的萬千氣象,更會讓自己元氣滿滿。
(作者為青島科技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媒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