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經濟,潛力無限。寧波迎來探討“與海共榮”的盛會:2022國際海洋經濟與海商事服務論壇將在甬城隆重舉辦。
這是一場由中國貿促會和寧波市政府共同主辦的國際性論壇,圍繞“共商經略海洋、共創藍色未來”主題,來自全球各界的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等,將圍繞全球海洋治理、綠色港航發展等熱點展開線上線下交流研討,萬余人共同分享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經驗,探討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業態、新路徑、新模式。
甬派將持續圍繞海洋開發、治理、運營、服務等全鏈式發展講述寧波故事、分享寧波模式,為論壇集思廣益拋磚引玉、成功舉辦鼓與呼。
幾天前,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寧波片區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試點管理辦法(試行) 》。這意味著,先行先試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有了寧波試點。
這是寧波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打好手中的“自貿牌”,鞏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一次有力證明。
作為全寧波“最開放的區”,成立兩年來,如何以更進一步的“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使寧波成為對全省、全國有重大貢獻的發展高地、開放高地?
這一開放之問的背后,是寧波持續不斷的制度創新、體制創新。
“最開放的區”,重在“創新”二字。
抵港外國籍船舶“港口國監督 遠程復查”創新機制、“外匯金管家”線上一站式服務、海事審判刑事行政民事審判"三合一"改革、 海事"一船多證一次通辦"審批機制、轉關申報數字化監管新模式、貨物分類監管模式創新、船用低硫燃料油產供用一體化“2+2”保障機制……
截至去年底,寧波片區已經取得39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外匯金管家等7項案例入選全省最佳制度創新案,海事“一船多證一次通辦”審批機制等10項制度創新被評為全國首創。
今年上半年,寧波又新增7個全省制度創新最佳案例,總量全省第一,其中涉及貿易投資便利化4個、監管服務創新3個, 分別是寧波海關的“化工行業加工貿易物料信息化管理新模式”“進口食品標簽一件事智慧化平臺”;人行市中心支行的“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制度集成創新”“全國首創余額管理制QFLP”;寧波邊檢站的“首創中國邊檢登輪碼”;寧波海事局的“數字化航運服務平臺建設”;寧波舟山港集團的“集卡人車數智賦碼創新”等。
此外,寧波海事法院“三合一”審判改革案例已上報商務部,爭取成為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
這一開放之問的背后,是寧波堅持不懈鍛造港口硬核,加快油氣產業集聚的信心和決心。
“最開放的區”,要有“硬核”加持。
2020年12月,“新明州66”遠洋輪從嘉興乍浦港捎帶的10個支線外貿中轉重箱在寧波舟山港緩緩卸下,這標志著浙江自貿試驗區首次中資非五星旗船舶試點沿海捎帶業務順利完成,也是寧波片區實現的首個政策突破落地。
于貨主而言,這意味著對航線的選擇更多了,海運物流效率提高了,進而降低了成本;于航運企業而言,有利于提升船舶調度靈活性,提高艙位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于港口而言,可以提升貨物集聚能力,優化集疏運體系。
兩年來,這樣的“一舉多得”案例在寧波片區不勝枚舉。
更值得細品的,是其承載始終的初心使命——充分發揮自貿區、保稅區和硬核港口的政策功能疊加優勢,在高水平開放、深層次合作中尋求新突破、重塑新優勢,打造“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
比如,致力于“讓物流變得更簡單”,寧波片區打造以海港為龍頭、陸港為基礎、空港為特色、信息港為紐帶的“四港”聯動智慧物流云平臺,為建設世界一流強港注入更多“智慧”基因。
今年7月,該平臺入選2022年浙江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重大應用成果名單;而隨著外國籍船舶“港口國監督遠程檢查”機制在全國及亞太地區21個成員國(地區)運行,這份來自寧波的首創,已經成為改變國際規則的“中國方案”……
彰顯“硬核”力量,本身就意味要與“最”字較勁。寧波片區不斷強化港口資源整合,統籌航線、物流、堆場、倉儲等資源要素,打造“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協調管理”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覆蓋16省62市,集裝箱班輪航線突破300條,與全球200多個國家600多個港口互聯互通。
今年上半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4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747.4萬標箱,分別同比增長2.8%、8.7%;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屢創新高,連續三個月超過300萬標箱。海運航線增至300條。完成海鐵聯運75.5萬標箱,增長32.8%,總量居全國第二。
“硬核”的港口帶來的是油氣產業的加快集聚。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油氣貿易額226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3/4。而最新出臺的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新政”,無疑,將帶動寧波油氣貿易額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這一開放之問的背后,是寧波矢志不移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數字化建設等一系列改革的執著和堅持。
“最開放的區”,更需做好最優軟環境文章。
金融開放試點領跑全國、離岸貿易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外資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今年以來,寧波貿易投資便利化開啟加速度。
以離岸貿易中心城市建設為例,自貿區寧波片區試點銀行簡化辦理離岸貿易手續,單筆業務辦理時間從3個工作日壓縮至15分鐘。寧波離岸轉手買賣涉外收支規模67.6億美元,業務規模位居全國第五位。
以智能制造示范區轉型、數字化建設為自貿區寧波片區賦能。
1月-6月,寧波片區所在北侖行政區實現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產值 321.8億元,增長11.2% ;完成工業總產值2743.2億元,增長13.6%。 圍繞“1+8+N”架構建設數字自貿駕駛艙,打造“寧波片區數字展廳”。
各地也在加快聯動,創新發展更加協同。
鎮海區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材料集散交易中心,與口岸部門通力協作,打通氫氧化鎳通關、查驗、物流等難點,探索首創新能源材料進口監管新模式。
前灣新區積極探索口岸便利化創新舉措,爭取設立全市首個水運海關監管場所,實現出口貨物轉關運輸、施封、查驗后抵港直裝等物流功能,輻射前灣新區及余慈等周邊區域出口企業。
在疫情多發的當下,持續飄紅的數據成為“最開放的區”,探路寧波“開放之問”的最優解。
1月-6月,寧波片區所在北侖行政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9.2億元,同比增長5.2%,高于全省2.7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10.35億美元,增長102.6%,高 于全省89.2個百分點。
寧波片區所在北侖區簽約落地印尼KPN等3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1200億元。17個省級簽約項目全部開工,開工率100%,位居全省第一,累計投資86.2億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