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天,越來越多輕量數據可視化工具的誕生,使個體戶式的“小作坊”也可以方便快捷地制作出風格各異、獨具匠心的數據新聞作品。數據可視化這種傳播形式正越來越“輕”,卻也成了傳統新聞人轉型不可承受之“重”。
這把雙刃劍為中國的數據新聞帶來了“不得不轉型”的危機感與“人人都可以做數據新聞”的新機遇。
在此背景下,由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暨數據新聞教育發展高峰論壇”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以推動中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和業界新聞業態實現數字化轉型,搭建新聞學界和業界探討國內外數據新聞前沿話題的對話交流平臺。
自4月30日大賽啟動以來,共有360余支團隊報名,近1500人參賽。參賽者包括人民網、澎湃網、DT財經、川報集群等業界機構,以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上海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湖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70多所高校。
大賽網站歷史訪問量為1198941次,投票人次達89738(每個設備只投一次);參與投票的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英國、德國、加拿大、美國、日本、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等26個國家。
此次大賽不僅提供了競爭的平臺,還為參賽選手們提供了交流學習的機會,也為企業搭建了合作共贏的橋梁。
捷泰天域副總裁陳欣在大賽上發言
6月28日,由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主辦的數據新聞工作坊正式開啟。該工作坊以服務學界和業界、搭建公共交流平臺為目的,圍繞著數據新聞相關主題進行學習和探討,對講授數據新聞的前沿理論與實戰技能進行了全面講解,為數據新聞領域培養專業人才工作坊主要講授如何利用軟件進行數據抓取、數據清理與分析、數據可視化等內容。
6月29日下午,一場名為《探秘地圖可視化:讓你的數據會說話》的課程分享正在進行。來自捷泰天域智圖團隊的產品經理曹茜進行了為期半天的地圖可視化培訓。曹茜用鮮活案例和上手操練,進行了一場富有挑戰性的技能培訓和經驗分享。據曹茜介紹,此次參加培訓的不僅有大賽的參賽選手,也有一些真正的媒體人,大家在現場制作地圖,并將制圖結果分享到社交媒體。
6月30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與沃民高科、捷泰天域共建“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學科級校外實踐基地”,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與國家電網共建“新媒體創新應用與品牌建設實驗室”簽約儀式在南洋大酒店隆重舉行。沃民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中祥、北京捷泰天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欣、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對外聯絡部副主任李亞琳分別與新媒體學院院長李明德教授簽訂合作共建協議。
捷泰天域與新媒體學院簽署合作協議
數據新聞是“大數據”概念2013年興起以來發展出的新聞生產方式,其核心是數據的挖掘、分析和可視化呈現。此次大賽組委會秘書長,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陳積銀教授認為,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數據新聞會成為未來新聞生產的主要模式之一,舉辦中國數據新聞大賽對于我國的傳統媒體向新型媒體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自2015年6月舉辦了首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暨數據新聞教育研討會以來,獲得了國內外的廣泛好評。大賽先后邀請了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密蘇里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國內外著名的50多所新聞專業類高校,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南方網、今日頭條等30余家新聞機構參賽參會。大賽吸引了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上百家新聞媒體的報道和業界的廣泛認可。
捷泰天域作為大賽的戰略合作伙伴,一支關注并支持著大賽的進程,希望為中國數據新聞的發展,為數據新聞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本次大賽中,捷泰天域不僅為獲獎者提供就業或實習機會,還開放了GeoQ地理信息平臺,并派出專業團隊,為參賽者提供培訓與咨詢服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