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以上的95后年輕人推崇品質購買,一次購買長期使用
與經歷過短缺經濟的祖父母一代什么都不舍得買、什么都不舍得扔,以及父母這一代重視品牌和性價比相比,95后購買物品更多的是出于喜愛和品質。對于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商品選擇不再以價廉為主要考慮因素,而是選擇自己可支付范圍內品質最佳的(這樣往往意味者可支付范圍內價格最高的)商品。購買有品質保證的物品,一次購買長期使用。
2、半數以上95后年輕人認可極簡主義,與囤物癖說不
畢業后在城市里租借公寓生活,已經成為在大城市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在租金的支付上,生活品質至上的95后中不乏愿意花一半以上的工資來租個地段尚可、交通便捷的住所。大城市租房貴,使得年輕人對于租房空間的有效利用率看得極為重視。“斷舍離”作為家居空間整理的新理念,正在時下年輕群體中風靡。知乎上的經典答案區,有一條問答點贊數進了前三——問:“做哪些事情可以提升生活品質?”,答:“定期扔東西。”
3、50%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曾有購買過收納工具的經歷
學生宿舍和租借公寓的空間狹小,為了釋放空間或者使得空間更整潔,年輕人會選擇使用收納工具。一半以上的受訪95后表示自己在過去一年中有購買過收納整理工具。在購買過收納工具的人群當中,男生占比三成,女生占比七成,平均消費為單次100元。
4、四成以上有多處住所的年輕人在換季時對物品進行候鳥式搬遷
在北上廣深杭等大都市打拼的95后年輕人,若有多處住所,包括同城父母家,或者家鄉的老家,為了增加自身的居住空間,會在季節轉換的時候選擇將過季物品寄回老家,以釋放日常居住空間。當然,若沒有第二住所的年輕人,也會選擇用到像“放東西”這樣的個人物品寄存服務進行換季物品存放。當市中心空間的年租金價格已經逼近4000元/平米,將市中心居住空間和市郊或老家空間進行置換以提升居住舒適度,已經成了很多年輕人習慣的做法。在所有候鳥遷徙物品的人群中,性別比例為:女生90%,男生10%。在所有候鳥式遷徙的物品中,衣物鞋帽數量占比60%、被褥約占20%、季節性電器約占10%、文娛書籍占10%。
5、80%以上95后擁有將占用空間的閑置物品進行分享的經歷
隨著“共享經濟”一詞的風靡,“分享”成為年輕一代的新消費方式。在受訪的年輕人中,超過80%的年輕人有過在閑置交易平臺上買賣閑置物品的經歷。今年初,“放東西”推出的閑置物品共享,使得在存物品可以在租用他人過程中賺取收益抵扣寄存租金,也受到了不少閑置物品主人的青睞。通過閑置共享,一方面在共享期間獲得收益,一方面之后需要時物品依舊可以為我所用,許多年輕對這種新型閑置物品處置和空間釋放方法躍躍欲試。
從調查中可以發現,95后的年輕人比起他們的前輩更加注重物品的實質和生活的本質,也更加追求生活空間利用上的更大化。年輕人的消費升級必定帶來品質購買的增加和廉價消費的降低。在對待物品和空間的態度,他們比起上一代人有了新的飛躍——他們的居家空間真正地從“倉庫”變成了“住所”,從為物品所困擾的蝸居者,變成了物品和自己的主人。
編輯: